转移就业:开启美好新生活

2018年02月09日 14:42:55
来源: 新疆日报 作者: 李春霞

  “转移就业让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现在我和老公的收入加起来,一个月有七八千元。明年我们准备买辆车,两三年后再买个房子。”1月30日,在位于库尔勒市的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来自叶城县的阿日孜古丽·阿不拉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自治区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为基础的有组织转移就业新机制,2017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5万人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像阿日孜古丽一样,受益于党的好政策实现了就业,有了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迎来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成为有能力的现代工人”

  1月25日,在阜康市阜西工业园区的奥力克中联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阿地力·阿布都拉正在加紧生产吨袋,“这个袋子装的东西重得很,一定要认真缝结实,好好检查。”阿地力一边熟练地在电动缝纫机上忙碌一边说。

  25岁的阿地力来自莎车县,赶上自治区大力推进喀什、和田两地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好时机,去年10月底,阿地力和妻子来到阜康市,被安排进企业,从农民变成了工人。

  一转眼,阿地力和妻子进企业已经3个多月了,在车间师傅一对一、手把手地帮教下,他们熟练掌握了生产线上的每一道工序,阿地力还当上了小组长。“我现在一个月最少拿4000元,上个月我和妻子挣了8500元。”提起现在的收入,阿地力高兴得合不拢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这些好政策很快在企业传遍,让和阿地力一样从喀什来的58名务工人员学技术的积极性高涨。

  学技术,当工人,拿工资,像城里人一样生活。2017年,来自喀什、和田地区的4.7万名城乡富余劳动力,像阿地力一样,通过疆内跨地区转移就业的好政策,在北疆、东疆等城市稳下心、扎下根,改变了生活,转变了观念。

  去年7月,来自皮山县的图麦麦提·吾吉麦麦提到乌鲁木齐市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业,经过5个多月的培训,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焊接技术,和企业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我要好好学习技术,成为技术强、业务精、有能力的现代工人。”图麦麦提满怀信心地说。

  “早日甩掉贫困帽子”

  “党和政府对我们进行免费培训,给我们安排了工作岗位,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夫妻房。我们特别珍惜这次工作机会,一定要努力学技术,早日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1月20日,库车库奇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新员工赛皮丁·吐尔逊笑着说。

  赛皮丁来自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苏盖特力克村。1月18日,阿克苏地区深度贫困县就业扶贫行动正式启动,包括赛皮丁夫妻在内的55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在政府的组织下,分赴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业是脱贫攻坚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2018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政府主导为基础的有组织转移就业机制,强力推进就业扶贫,实施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三年规划,聚焦深度贫困县(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愿望的劳动者,通过疆内跨地区转移就业、有序扩大转移内地就业规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到2020年实现转移就业10万人,其中2018年转移就业4万人。

  “我们一定要做到到乡、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就业扶贫,使贫困家庭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副处长李宏武说,截至1月18日,我区已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2410人,其中1300人转移到援疆省市就业,610人实现疆内跨地区转移就业,500人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为确保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各输出县(市)以行政村为单位,摸清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按照岗位类型和“输出一人、培训一人”的要求,开展基础技能全员培训;并派出对接工作组深入接收地和用工企业实地对接沟通,积极落实就业岗位,核实食宿保障、管理服务、安全生产等情况,明确岗位数量、工种、用工地点、技能要求、工资待遇、上岗时间等信息,签订用工协议,确保转移就业人员出得去、留得住、挣上钱。

  “将来让女儿到内地上大学”

  今年1月1日,和田地区2018年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业扶贫行动正式启动,首批50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走出家门,前往湖北、山东等内地企业就业,在新年之始踏上就业脱贫之路。

  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恰喀村村民阿布杜热合曼·巴克是其中的一员,他家共有5口人,平时都靠他外出打工来贴补家用。去年他到郑州的餐厅打过工,虽然务工时间不长,没有让自己家实现脱贫,但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今年和田地区开展就业扶贫工作,阿布杜热合曼第一个报了名,还鼓励妻子和自己一起外出务工挣钱。

  如今,阿布杜热合曼已是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厨师。“我和妻子都在这里上班,与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两人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我们要好好干,多挣钱,早日脱贫,将来让女儿到内地来上大学。”阿布杜热合曼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到内地省市务工,对很多没有出过门的南疆贫困家庭劳动力来说,开启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2017年,我区整建制转移内地企业就业20859人,越来越多的贫困青年走出新疆,见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去年9月,来自洛浦县的阿卜杜喀哈尔·艾则孜和另外200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来到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务工。刚进企业时,他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操作规程,连和同事的正常交流都做不到。

  在带队干部和企业的帮助下,阿卜杜喀哈尔和新来的同事一起,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知识、学技能……短短几个月,整个人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普通话说得好、学习积极、工作认真,他很快就被车间提升为班长,工资从3500元涨到5000元,也让他认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我更大的愿望是成为车间的工程师,到那时我的收入还会增加。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有了更为出彩的人生。”善于学习、追求进步的阿卜杜喀哈尔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崭新的生活……我区深入推进的就业惠民政策,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在实现脱贫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 就业机制,就业服务,就业工作,就业人员,就业岗位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