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小事”,问出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

2018年03月08日 16:06:14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记者 白建平 富丽娟

  “总书记关心我们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还问了村子里一些具体的事情。总书记是大国领袖,但是心中却装着咱老百姓的小事情,这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特别有干劲。” 面对媒体的镜头,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感慨万分。

  圣洁的哈达,饱含着无限的深情与祝福,敬献给人民的领袖。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让各族草原儿女备受感动与鼓舞。

  “群众利益无小事”——村子里的地是水浇地吗?通了自来水吗?蔬菜种植怎么样?垃圾运到了哪里?在内蒙古代表团,这些看似群众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却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大事”。

  “总书记问我,你们那里人均耕地多少、蔬菜种植怎么样?市场价格如何?垃圾运到了哪里?发言时,我总忍不住掉泪,从这些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到总书记心系农村、心系咱老百姓。”

  说起5日下午发言时的情景,赵会杰难掩激动之情:“总书记问我们这个村庄地名‘小庙子’的来历,为什么叫大庙子镇、小庙子村?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话匣子,总书记这样平易近人的态度、这样轻松的交流方式,我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不再紧张了。”

  “我们这个普通的小村庄,就像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一样,党中央好政策的春风吹到了村里,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赵会杰激动地说。

  采访现场,赵会杰向记者展示了村里种植的药材“桔梗”:“它既可以做药材、也可以做食材。现在村民们都通过互联网销售,不愁销路,客商会自动找上门来。”

  这几年,小庙子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种植党参、桔梗等中药材,人均年收入达到13000元,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小庙子村成立了赤峰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引领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 5 个村发展药材种植,覆盖贫困户 62 户,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我们由衷感激党、感激国家、感激这个时代。”赵会杰深情地告诉记者,来北京前村民们有个共同心愿,就是让自己捎句话给总书记,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大伙干起活越来越有劲,幸福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让老百姓的收入有大幅度的提高。”说起未来的发展,赵会杰信心满满。

  “总书记详细询问了巴林左旗 ‘笤帚苗’这种扶贫产业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物、适合什么样的土壤环境。总书记的嘱托为我们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增添了使命感和自信心。”

  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宪东代表在发言时,总书记不时询问当地“笤帚苗”这项致富产业背后的故事。

  “总书记详细询问了巴林左旗 ‘笤帚苗’这种扶贫产业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物、适合什么样的土壤环境。” 孟宪东告诉记者,笤帚是很多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既不起眼,也值不了多少钱,可是谁能想到,它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巴林左旗却创造出2.5亿元的产值。”

  巴林左旗笤帚苗种植和民间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享有“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年加工销售笤帚制品七大类100多个品种3000万件以上,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19个省市,还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笤帚苗是耐旱作物,种植技术含量低,对水肥要求不高,生长期短,易于管理,平整山地、坡耕地均可种植。”孟宪东介绍说,巴林左旗从南到北均可种植笤帚苗,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品牌化运营,产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就业带动作用。

  赤峰市是内蒙古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盟市。近年以来,赤峰市农牧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肉驴、甜菜、金鸡、生猪、中草药、野果等种养产业,有效解决了贫困农牧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可持续增收能力差的问题。

  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有197家扶贫龙头企业、2600家合作社、865个家庭农牧场和10.4万户种养大户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产业化扶贫覆盖到30.5万贫困人口,带动20.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总书记的嘱托为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增添了使命感和自信心。”孟宪东表示,要抓紧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把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转化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确保能够如期完成任务。

  “你是蒙古族吗?你们这个地方蒙古族的比例是多少?这些问题总书记都在关注。总书记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怀,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特别感动。”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工作。这是总书记的要求,也是内蒙古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回忆起现场总书记的询问,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委书记孟和代表感到无限温暖:“你是蒙古族吗?你们这个地方蒙古族人口的比例是多少?这些问题总书记都在关注。”孟和告诉记者,自己发言时第一句是“总书记赛拜努”——“赛拜努”是蒙古语“您好”的意思,“总书记在讲话时也讲到‘苏木’、‘嘎查’,这些也都是蒙古语。”

  孟和说,翻翻这几年额济纳旗惠及百姓的成绩单,背后都有民族团结的大文章。总书记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反复琢磨这句话,要在实践中用绣花功夫筑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56个民族一家人,携手一起奔小康!

  蒙古族有句谚语:“但凡结为安达(兄弟),就是同一条性命不相舍弃。”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55个民族的群众。在这里,平均每8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是具有民族团结优良传统的“模范自治区”。近年以来,为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对东部盟市的各项补助资金和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占全区的70%左右,超过全区盟市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对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时,在同类旗县人均财力标准基础上再提高10%。

标签 -
网站编辑 - 唐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