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舆论引导

2018年03月19日 15:38:49
来源: 中国军网 作者: 司丽

  提 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借助自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大肆泛滥和蔓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本文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基础和特点的基础上,从防控和疏导角度,提出了舆论引导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 ;历史虚无主义;舆论引导

  自媒体是当今网络传播的新模式,其高效互动的传播方式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思想观念、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中沉渣泛起,尤其是借助自媒体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强大的传播功能,大肆宣扬充满谬误和偏见的历史观,导致一些网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唯物史观出现动摇。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敢于亮剑、直面交锋,打赢这场“思想狙击战”。

  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反叛历史传统,颠覆正统观点,以戏说来解构经典,用荒诞来替代正说,消解严肃和正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反思。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并不是偶然的,背后有着较为深刻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

  (一)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一种类型,虽然在我国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思潮,但却是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在思想层面的深刻反映。从国际上看,国际舆论场被西方国家主导,话语权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公众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这其中有的虽含有某些合理因素,但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思潮,不仅会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不同利益主体诉求难以及时有效关注和回应,极易滋生不满情绪。历史虚无主义趁虚而入,将公众的负面情绪进行串联,引导他们质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质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乃至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二)满足公众探秘心理。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公共领域退回到个人领域。而这恰好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爆料历史人物、革命领袖的私生活而达到抹杀、歪曲的目的提供了便利。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之一正是通过一些鲜为人知史料的挖掘,冠以“爆料”“解密”“还原历史真相”“你所不知道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等标题,把历史人物和革命领袖从曾经仰视的高地上拉下来,以达到解构主流价值观、推崇西方价值观的目的。普通公众由于信息不对称,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存在一定困难,因而难辨真假。这时候如果再加上公众挖掘秘闻、追求刺激的心理特征,历史虚无主义甚至会被当作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新观点而被追捧, 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

  (三)自媒体的传播优势。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或有利于时间观念,或有利于空间观念。”微信、播客、网络社区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等构成了自媒体平台,在拉近交流者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为各种社会思潮、思想交锋提供了一种穿越时空界限的传播平台。历史虚无主义利用自媒体的一些订阅文章,把核心观点转化为感性的影视形象和夺人眼球的通俗文字进行发布,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扩散广。而公众也有自己的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或转发言论, 颠覆了以往公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形式,这样的新模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此外,自媒体的相关约束机制还未完善,管控相对宽松,尤其对表面上远离敏感政治问题的历史虚无主义来说,大多没有“把关人”,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查流程就可以直接发布,对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历史虚无主义借助自媒体平台传播呈现出新特点,主要是:

  政治化。毛泽东同志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否定现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反映的是对待现实态度的政治问题。本质上,历史虚无主义与党争夺理论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妄图把批判的矛头引向党的指导思想,制造思想混乱。而作为行为先导的思想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转化为现实行动,增加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碎片化。碎片化是自媒体传播的特点,也是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特征。历史虚无主义将原本逻辑体系严密、内在有机统一的历史观化整为零,随意地编造、篡改历史情节,切换历史场景,通过从公众关注点的某个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切入,用貌似“客观”的小细节小故事来剪裁歪曲大历史,断章取义地把一些历史事件不顾前因后果地任意剪裁。这种“发于细节、止于细节”的“碎片化”传播,往往将原本内在有机统一的历史理解为某些“细微”的历史个案的分布、组合与拼凑,难以解释历史的主流与本质、主题与主线。

  隐蔽性。在传播方式上,历史虚无主义更多地是利用微信等自媒体进行传播。由于自媒体更加注重点对点的互动,“圈子”现象明显,基本在同学、同事、亲朋好友间传播,使其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特别是在朋友圈中设置消息壁垒,需要加入其中才能阅读、评论和转发相关内容,信息的传播因“链条”的拉长而容易规避监管,且不容易取证。在表现形式上,历史虚无主义假借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的幌子,采取网络短视频、文学艺术作品、专业研究成果等不同形式的“外衣”,以掩饰它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色彩,极其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

  渗透析性。受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话题与一定时期中的负面社会心理相适应,往往具有同质性的心理认同基础,一般不易形成观点的分歧。从这个角度看,历史虚无主义大多呈现出一种潜隐的阅读与传播状态,较少会形成引起激辩的显性舆论漩涡。公众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也就缺乏批判和辨析。但与学术领域相比,这种传播状态的危害性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

  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生存空间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每一位有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的国民都不能不倍加警惕并坚决回击。

  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引导。应增强运用主流话语平台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能量,追踪热点解疑释惑,及时积极回应发现的问题,增强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强化平民意识和微观视角,兼顾自媒体消费群体年龄和心理特征,综合运用文字、漫画、视频等新媒体音、形、意表达方式,使主流话语的传播更具亲和力,提升文化产品的接受度和吸引力,更加润物细无声。积极发挥论坛、微博、微信等话语平台的互动作用,解决正能量贴近舆论呈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取得更好的传播实效。

  加强网络法治化建设。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法外之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关键在于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从根本上切断其传播路径,从法治上保障自媒体空间安全,营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完善法规制度。法律是对各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刚性调控,必须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在法律一时难以出台而相关领域又亟待治理的情况下,可以制定以遵守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和信息真实性等为“底线”的网络法规,让信息在法律的“把关”下自由传播。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对在自媒体上蓄意系统性编造和传播历史谣言、诋毁历史人物和革命领袖的言行,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及时澄清、依法惩处,而绝不能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渠道和空间。

  充分利用大数据。针对被历史虚无主义者虚无和歪曲的历史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中国近现代史、党史上的关键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进行梳理研究,实事求是地展现历史原貌、有的放矢地开展拨乱反正工作,使专家学者能够根据史实,反驳抨击不实言行,让公众在自我阅读中了解历史,从而客观上减少历史虚无主义对公众的消极影响。

  积极培养网络“大V”。意见领袖既可以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放大器”,也可以是阻断或消除其影响的“防火墙”。要善于培养和使用一批具有丰厚历史知识、深知自媒体传播规律的意见领袖,使其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片面引用和剪裁史料而设置的“历史陷阱”时,能旗帜鲜明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积极引导舆论导向,把自媒体作为传播正史,驳斥错误言论的重要阵地,以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来激浊扬清。

  提升公民历史素养。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当一部分公众因无知而认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某些观点。因此,在自媒体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有效方法,就是在公众心中刻下历史的图谱,筑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坝”。主要是加强党史革命史国史的教育研究,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历史教育的新形式、新渠道,让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多地与正史“亲密接触”,把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碎片”放在历史事实中定位,最大限度地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作者单位:国家信访局综合指导司)

标签 - 历史虚无主义,舆论引导,舆论导向,历史原貌,历史必然性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