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们这样敬重英雄:美国英雄精神不容亵渎

2018年05月28日 16:18:57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童真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国家。在其短短200多年历史中,英雄主义已内化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甚至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信仰。“英雄也许并不完美,但英雄精神不容亵渎”——这就是美国人的英雄史观。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直以来,美国承袭着传统的英雄祭奠模式,从法定纪念日、英雄纪念碑到国家公墓,从总统、军队到普通民众都恪守着祭奠礼仪。近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对英雄主义价值观的推崇已突破单纯描写英雄事迹的传统模式,它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软实力优势,通过信息时代的影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向全球范围宣扬自己的英雄,进而推销美国的价值理念。

  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对英雄的崇敬就已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1868年,为纪念南北战争中阵亡的北方将士,联邦政府将5月30日设为“阵亡将士纪念日”,1971年以后改为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当天,美国总统在国家公墓敬献花圈,从黎明到中午各地降半旗,并在公墓或纪念馆等地组织相关纪念活动。2000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发《全国追思时刻法案》,鼓励民众在“阵亡将士纪念日”和全国追思时刻积极参加各种纪念活动。2006年5月美国国会又制定了《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禁止在葬礼举行前后一小时在国家公墓管理局管理的任何墓地入口90米内进行示威抗议。此外,“退伍军人日”和“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等都属于法定假日,在纪念英雄的同时,昭示勿忘国耻。

  对于阵亡将士,美国各地都有政府或民间机构设立的纪念碑,这似乎已成为美国纪念英雄的标准模式。走进阿灵顿国家公墓,即可见其宣扬的职责——“受美国人民之重托,为那些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耀而服务的人们,提供神圣的安息之地,向他们的家庭表达敬意和同情,向参观者们展现鲜活的历史”。除了无名烈士墓之外,阿灵顿国家公墓的26万个墓碑上都镌刻着烈士的姓名、生日和忌日,有的还有牺牲地名。那里,时刻有卫兵站岗守灵,在无名烈士墓前,每小时举行一次简洁肃穆的卫兵换岗仪式。特别是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负责守护陵寝的美军全员出动,为26万座陵墓插上星条旗,次日,再逐一收起。同样,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的越战将士纪念碑碑墙上,亦镌刻着57000多名阵亡士兵的姓名,时刻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民众的缅怀……

  随着影视媒体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美国英雄主义的宣传模式也注入了新的活力。由军方和企业合作推出的以历史英雄人物事迹为题材的影视、网络小说甚至网络游戏等,成为美国捍卫英雄形象、颂扬英雄主义的重要途径。在美国,仅国防部就掌控着300余家电台和电视台,每年放映约3500部电视片,拍摄1100多部电影,出版杂志、报纸1850种,发行量超过1200万份。各军兵种部及其下属单位都拥有大量网站、电台和杂志等资源。如,2010年美国热播的战争连续剧《太平洋战争》中的男主角之一,就是以二战时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传奇战斗英雄约翰·巴斯隆为原型。他是二战史上唯一同时获得荣誉勋章和海军十字勋章的海军陆战队战士,其雕塑、纪念碑以及以其名字命名的建筑遍布美国各地。美国总统奥巴马还特意邀请军方高级将领在白宫观看该剧。此外,各种纪念阵亡将士的网站层出不穷,英烈的照片、事迹方便可查。

  美国崇尚英雄主义的做法给人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记得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首位军事情报员内森·黑尔在被俘牺牲前曾说过,“我惟一遗憾的是,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我的祖国……”这是所有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英雄心声。后人该如何回应?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中,有一张宣传海报便是答案,上面写着:“没有证人,他们就将被遗忘”。英雄历史需要后人铭记,更需要后人给予应有的敬意。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英雄来奠基;同样,英雄更需要国家和人民的祭奠来弘扬其不朽的精神。

标签 - 美国总统,英雄形象,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人民,英雄纪念碑
网站编辑 - 唐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