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

2018年06月07日 10:10:52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张剑平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原来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为主干的基本面貌发生了改变。近代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的研究受到了学者的重视,社会史研究也成为热门。晚清的社会改革、民国史和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过去被简单否定的一些历史人物的功绩也得到了学者的重视,这是中国历史学研究新发展的表现。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突出表现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在1990年代中期,李泽厚等人提出了“告别革命”论,对近代中国人民开展的轰轰烈烈并最终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出了尖锐的指责,对孙中山以来中国人民开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予以否定。这股思潮虽然遭到了刘大年、龚书铎、李文海等著名近代史专家的坚决抵制,但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不断变化手法在广大民众中传播。

  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特征是无视已经发生了的基本历史史实,仅凭个人主观愿望去评说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热衷于给历史人物翻案。过去一直被否定的慈禧太后、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被一些学者捧上了天,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和走向共和的英雄。第二,简单否定革命、推崇改良。第三,针对多年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提出质疑,如有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提出质疑,有人对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提出质疑。第四,否定中国近代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肆意渲染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愚昧落后,否定其爆发的合理性和对封建政权、帝国主义列强的沉重打击。第五,无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选择了苏俄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的集权政治,使中国背离了民主、法制、自由和科学的坦途。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竭力排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长期以来,像刘大年、龚书铎、李文海等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的著名学者被一些人诬称为左派学者。一些热衷于历史翻案的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的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无视洋务运动惨遭失败和慈禧等封建势力的代表反对戊戌变法和拒绝改革的基本历史事实,一味为其翻案和表功。

  大量事实表明,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的学者既有科研机构的也有高校的,所利用的媒体也发展到个别主要媒体。这很值得反思。正因为如此,历史虚无主义问题才多年难以解决。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学者之间展开辩论是非常必要的,使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理屈词穷、无可争辩。必要时可以组织一批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论,将其真实面目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使其没有生存的空间。从目前现状来看,仅仅局限于学者争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一些造成不良影响、肆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或者传媒适当采取一些组织行政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应该促进中国史学界的风清气正,从研究课题和评奖等多个方面做好真正的引领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标签 - 历史虚无主义,近现代史,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发展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