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长绣花心思治乡村

2018年06月25日 19:15:10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记者 陈强

  城市既要讲“面子”,更要治“里子”。乡村的环境治理也不例外,同样讲求精细化。去年4月,通州区台湖镇响应市委号召,成立环境建设办,建立“街巷长”制度,422名街巷长正式走马上任,他们手里攥着“集结哨”,一旦在基层发现问题,随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处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该镇环境有了显著的提升。

  “‘街巷长’制度建立后,我们在招募街巷长的同时,还根据地方志、村史,为全村21条街巷进行了规范命名。”跟随外郎营村总街长、党支部书记汤秀双走在村中,记者发现,茂源街、紫云街、沃母街……村里的每一条街巷,不仅有着典雅的名字,而且还十分整洁。大家印象里堆放在农村房前屋后的杂物,已经被盛放的鲜花所取代。“街巷有了规范的名字,街巷长打理起来方便得多,也高效得多。” 汤秀双说,现在街巷长发现杂物需要环卫清理,直接报告街巷名就可以了,而在此前,因为许多街巷没有名字,环卫人员也大多不是本村村民,找到问题地点常常要费不少力气。

  工作在乡村的街巷长们,打理街巷各有各的办法。玉甫上营村的总街长赵月忠,把全村48名街巷长和保洁队长及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拉进了一个微信群,街巷长在巡查街巷过程中,发现环境问题就直接拍照发到群里,同时发送问题地点的定位,保洁队长收到消息后,就会派最近的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清理完毕后会再拍一张照片发到群里进行反馈。发现其他“城市病”也是如此,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在群里随时待命。“在此之前,我们和相关部门沟通都是用电话,很不方便,现在借助软件的力量,轻松了很多。”街巷长刘万军对这个工作群连连点赞。

  记者了解到,台湖镇“街巷长”工作制实行三级责任体系。第一级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全镇总街长;第二级由各村党支部书记任所在村总街长,汤秀双、赵月忠就是其中的代表;第三级由村内的党员担任其居住区域附近的街巷长,刘万军就是其中之一。此外,每条街还成立了自治共建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所在街巷附近的党员、居民代表、商户企业代表组成,并选举出秘书长,每周组织召开一次例会,及时与街巷长沟通。按照规定,街巷长每天巡查不少于1次,理事会秘书长每天巡查不少于3次。

  不仅如此,台湖镇还对422名街巷长的工作进行日查、周报、月评、季考核,镇党委每周召开专题会,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街巷长问责,对表现突出的则实行表彰和奖励。

  “‘街巷长’制度不仅是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基层党支部掌握本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信息平台。”台湖镇镇长曹东波表示,下一步将把村内交通秩序、绿化管理、市政设施、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都纳入到“街巷长”制度中开展,使乡村治理更加精细化。

标签 - 乡村治理,街巷长,里子,面子,绣花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