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家大难 传承抗战精神

——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7周年之际

2018年09月25日 15:43:41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记者 刘华东

  “长城万里长城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一曲《长城谣》,传唱80多年。

  这首歌是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影片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位东北的京剧艺人携妻女流亡关内,自编小曲,教育幼女牢记国仇家恨的故事。

  在“九一八”事变87周年之际,这首《长城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再次被唱响。

  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此后14年间,中国26省、1500余县市60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3500多万军民死伤。但中国人民没有放弃抗争。在抗战馆展出的文物,镌刻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记忆——

  一把锈迹斑斑的马刀,见证了“将军腹中无余粮”的悲壮。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战斗5昼夜后,马刀的主人——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将他割首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棉絮,无一粒粮食。

  一封字迹清秀的绝笔信,书写了一位母亲的温柔与大义。“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写下这封信后,31岁的赵一曼高唱《红旗歌》英勇就义。

  一张写满字的床单,记录了一位实业家的拳拳救国心。武汉失守后,为了鼓舞员工紧急调运9万吨战略器材,卢作孚撕下床单,手书“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一联挂于船舱,叫各船照此办理。在卢作孚指挥下,“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及时入川,完成了被称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大撤离。

  …………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14年,中国人民用血肉长城捍卫了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如今再唱《长城谣》,激昂豪情仍在,荡气回肠依旧。

  “今天是‘九一八’,是我们的国耻日。我们中华儿女要记住国耻,奋发图强。”9月18日,在抗战馆主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94岁的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话语谆谆。少年时代从戎卫国,如今年逾鲐背,焦润坤依旧热血澎湃。面对来自北京市6所学校学生代表,焦润坤感慨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灾难不要再重演了,我希望同学们担负起时代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正如老兵所冀,战争虽已远去,历史不可忘却。牢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才能不断铸就“新的长城万里长”。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给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北京朝阳芳草地国际学校丽泽分校的学生郑佳锐、刘亦萱,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像这样的小小讲解员,在抗战馆已经开展了3个月的讲解活动。

  今年6月,北京市19所学校联合成立了抗战精神传承志愿服务团,组织音乐、文史教师和学生小讲解员组成晓月艺教队、醒狮宣教队、红领巾讲解队,利用课余时间,宣讲抗战史、学唱抗战歌曲、讲解抗战故事。

  “生在新中国,我们充分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享受着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驱,不能忘记伟大的抗战精神。”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教师杜丽文是醒狮宣教队的一名志愿者。她表示,将以传承抗战精神为己任,认真讲述抗战斗争历史,“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每个人的血液中流淌,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

标签 - 抗战精神,九一八,长城谣,抗战故事,抗战歌曲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