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要锻造过硬政治素质

2018年10月09日 18:46:09
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 潘玉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广大高校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对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对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寄予了殷切希望,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自觉提高政治站位,锻造过硬的政治素质,始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要把坚定政治信念作为首要任务

  政治信念决定政治行为,正确而坚定的政治信念是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在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高校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沿地带。一些境外势力热衷于对我国高校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教师如果政治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不过硬,就容易在各种噪声和杂音中迷失方向,不知不觉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唯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才能帮助广大教师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

  坚定的政治信念不会自发产生,政治上的成熟源自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在政治上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最根本的是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弄明白历史怎么样走来、又怎么样走下去,从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当前,特别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要按照学懂弄通坐实的要求,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政治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要把站稳政治立场作为根本要求

  政治立场,涉及根本、关乎大局。站在什么立场上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传播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作出正确回答的根本问题。当前,受到全球化浪潮、社会转型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立场问题在高校教师中逐渐凸显出来。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广大教师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在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根本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人民立场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全部活动之中。一要坚守育人初心。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践行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坚定他们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二要提高育人本领。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形成与教书育人职责相匹配的修养和能力,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三要投身社会实践。自觉融入科技创新、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鲜活的实践素材,切实增强课堂的现实感和阐释力。

  要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不仅有敢不敢讲的政治态度问题,也有一个会不会讲的政治能力问题。没有坚强的政治能力,讲政治就会显得力不从心。高校校园、课堂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政治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民族命运。广大教师唯有把政治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来提高,把政治素质作为核心素质来培养,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在课堂内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什么是政治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方向、作斗争的能力。就高校教师而言,要着力培养三种能力:一是提高政治鉴别力。面对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的形势,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认清“西化”“分化”的错误思潮,并与之划清界限。二是增强政治战斗力。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敢于发声、勇于亮剑,既理直气壮、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是强化政治引导力。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正面回应热点问题、科学解读焦点问题、有效解答难点问题,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领路人。

  要把涵养政治操守作为坚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涵养政治操守是高校教师提升政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和坚强保障。

  首先,涵养政治操守,最重要的是锤炼忠于党忠于事业的精神品格。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课堂、讲坛的等公开场合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和国家形象。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其次,涵养政治操守,最关键的是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守纪律、讲规矩、重名节是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内在要求。广大教师要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关系,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接受纪律教育和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再次,涵养政治操守,还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德立身,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禁得起诱惑、把握住自己。要以德立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用自身的学识魅力和育人本领教育和感染学生。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本文为教育部2018年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标签 - 政治操守,高校教师,政治素质,政治方向,政治鉴别力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