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态之维

颜晓峰来源: 解放军报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基础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接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领域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生态是文明的基础,是现代化的生命,将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领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历史逻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完善,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贡献。

  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美好生活的需要扩展,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愈益深入、行动愈益自觉。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作为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并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表明了生态文明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成为不可或缺的系统要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十分关心绿化事业,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邓小平作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重要题词,要求“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绿化祖国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如此。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纲领的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概念,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四大提出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了新的视野。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之中。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

  从“四个现代化”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建设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的一次伟大飞跃。现代化是总体的现代化、系统的现代化,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发展阶段、发展形势的实际情况,由于推动现代化的主体的认知状况,现代化的领域有先后之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努力探索。特别是1964年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四个现代化”,反映了在我国现代化布局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工业的主导地位、国防的支撑地位、科技的核心地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伊始开宗明义:“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长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也迈进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加了治理之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统一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中;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化现代化的教育基础建设;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增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态之维;等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域,不断拓展、逐步深化、日益完善。

  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总和。历史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命脉性作用来看,如果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受到严重破坏,没有生态文明,就难以在此地基上建立起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面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突显,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价值,生态文明不仅在总体布局中而且在现代化布局中都有自己相应的独特地位。

  习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体。生命共同体决定了和谐共生则存,冲突对立则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理念,不是简单地向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回归,而是在经历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教训,洞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本质,建立了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新理念和新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

  建设美丽中国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生态文明领域就是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跃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人民的现代化,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成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领域拓展、层次提升,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求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体、绿色的植被等。人民的健康需要很多与生态质量相关,人民的安全需要其中就有生态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民是最直接最广泛最大量的受益者。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表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象而深刻的表述。这一思想表明,生态与生产不是一种此长彼消的零和博弈关系。在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科学的生产方式中,生态成为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健康价值、审美价值等,生态与生产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补互济关系。因此,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转化,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统一中建成现代化生态文明。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山更绿、水更清、林更密、鸟更多、草更茂、氧更浓、天更蓝。

  建设美丽中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体化新进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就是美丽中国的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加快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场深刻革命。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