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夺“金牌”百姓得实惠

仪征“多城同创”推动创建常态化长效化

2019年01月25日 15:17:01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 李源 通讯员 朝霞 荣荣 等

  一种创建、一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是很多地方应对各种城市创建的“标配”。然而记者近日在仪征市采访时发现,当地面对未来几年“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优秀管理城市”等诸多创建目标,却呈现另外一副模样,该市统筹创建的只有一个部门——“多城同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地方创建存在共性的问题,机构纷繁冗杂、令出多门,创建任务同质重复、彼此矛盾,创建管理临时突击、反弹严重。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究竟要建成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怎样统筹并长效化推进各类城市创建?”仪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立新告诉记者,这一问题导向最终激发仪征“多城同创”的路径探索,进而推动城市创建常态化、长效化。

  一套班子如何统筹各类城市创建?“我们分析了最近几年的5项创建,在市容环境、城市管理等多项目存在重叠,在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交集,从测评点位上看,5类创建都要对污水处理、城市绿化、河道等进行测评。特别是‘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管理城市’,共同测评点位达20个,重叠面达74%。”仪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敏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种共性,仪征成立“多城同创”领导小组,针对各类重叠的测评指标,按照就高原则,编制一套综合指标体系。

  “多城同创”体系的效率显而易见。领导小组工作人员窦维啸感慨地说,“就拿创建必不可少的台账来说,以前一次创建要准备一套工作台账,人力物力投入巨大,现在‘多城同创’有了共享的资料台账组,很多重叠的项目台账彼此共享,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投入千万元以上资金开展各种创建,牌子虽然创成了、保住了,但创建一结束,各类问题纷纷反弹甚至卷土重来。很多百姓对这种“一阵风”、搞形式、“原地踏步”的创建现象非常反感,而这,也正是仪征市下决心解决的问题。

  “如果创建成效不能长效,就背离了开展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敏说,仪征通过“攻坚点”“示范点”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基本保证了创建的长效性。记者了解到,该市创建牵头单位每个季度都要申报1至2个创建“攻坚点”,以3个月为周期,如果到期验收达标,将授予“示范点”称号;所有“示范点”都要接受月度跟踪测评,一旦不合格则撤销称号,重新攻坚。该市第一次创成17个“示范点”,在第二轮测评后就有3个因为问题反弹而被取消“示范点”称号。

  梓橦花园建成之初,曾是全市条件最好的小区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缺少管理,小区内毁绿种菜、乱堆乱放等现象严重,环境问题成了全市有名的“老大难”。去年5月,梓橦花园被确定为“多城同创”攻坚点后,通过加强管理,明晰社区、城管、公安的分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如今仪征已经创成88个“示范点”,该市希望通过3年左右时间形成200多个经得起全天候测评的“示范点”,让城市品质跃升到一个新层次。

  创建难,难在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仪征化纤区域过去缺乏城市管理,商户小贩出摊占道经营,经常把胥浦桥面堵得水泄不通,群众意见极大。“多城同创”联席会议明确这一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由仪征市城管局接管,经过几个月的集中整治,当地环境秩序发生很大改善,社区居民还给城管局送上了锦旗。一个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城市品位极大提升,变得更和谐更美丽,百姓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扬州市委常委、仪征市委书记王炳松表示,把创建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抓手,通过创建来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得实惠,塑造城市形象,是我们推动“多城同创”的根本目的。记者 李源 通讯员 朝霞 荣荣 斯雯

标签 - 示范点,金牌,城市绿化,城市品位,多城同创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