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系列调研日记:春天的故事

2019年04月10日 14:31:41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记者 闫玉清 魏天舒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调研

2019年4月9日 赵家洼村 雨

  岚山如黛,漪水清流。

  走进蒙蒙细雨中的岢岚赵家洼村,满眼是春色。

  还是两年前习总书记走过的那条小路,还是习总书记看过的那口水井,但那习总书记进过的贫困户的土坯房原址上,已种上了棵棵油松、株株黄芪,整村搬迁后的赵家洼村绿意萌发,新的生机铺展在眼前。我们耳边又回响起两年前习总书记在这里和老百姓说过的句句暖心话,向全国人民发出的“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总书记亲切的关怀,激发了岢岚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总书记温暖的话语,坚定了岢岚干部群众脱贫摘帽的信心和决心。

  那天的一场小雨洒落在总书记走过的乡间小路上,滋润着赵家洼村这片贫瘠而热情的土地。今天的这场春雨,带我们走进一个春天的故事。

  赵家洼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生存条件恶劣,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全村54户,就有48户人家外出打工,常住在村里的只剩下6户贫困户,绝大数是老年人。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了晋西北这方土地,来到了这个小山村看望贫困群众。在总书记走后的三个月时间里,通过易地移民搬迁的方式,赵家洼村的贫困户就全部搬进了移民新村或中心村,并且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广厦万间、惠泽百姓。

  岢岚县广惠园小区,刘福有、曹六仁、王三女搬进县城的新家。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坐过他们的土炕头,今天我们坐在了他们三家的沙发上。一进门,一张硕大的合影照片让时间都定格在了2017年6月21日,照片的主角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三户人家的主人。“一抬头就能看得见,每天都要看几遍。”福有大叔有些哽咽:“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总书记和我们老两口坐在炕沿上拉起家常,询问了我们家的情况:家里还有地吗、还种得动吗、种些什么、自己吃还是卖、家里收入多少……总书记问得特别细,都是我们贫困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曹六仁大叔说:“后来人们都问我,说你梦见甚梦了?能梦见总书记来咱家?我说这个梦可梦不见,给上二十辈子哇能梦见咧?”“总书记还说,党和政府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让大家生活越过越好是我们的职责。”

  与前两家不一样的是,王三女大娘墙上挂着三张同样的与总书记合影的照片,从小到大。大娘说:“我先洗了一张小的,觉得看不够,又洗了一张大一点的,还看不够,最后洗了一张这么大的。我可是到死都忘不了总书记来的那一天!”

  新楼房里贴上了地板砖,厨房用上了自来水、电磁炉、油烟机,把插头一往上插就开始做饭了,再也不用劈柴担水了。卫生间用上了电热水器,有淋浴头,还有抽水马桶。刘福有大叔讲:“大冬天,县委王志东书记来了问我,你穿的暖不暖,防止冻着。还有人大的,就是刚来的这个陈福庆书记,也是可关心我了,每天和我联系。有一天他见不到我了,就要给我打电话了。还有县人大主任贾玉春,有时候忙的不行,顾不上来,就打电话问我,你冷不,你穿上了么。还提醒我住上楼了要小心,用电、用暖、用气都要注意安全。反正人家们对我,我不知咋说,用甚语言才能感谢党对我的这一份恩情。活了一辈子福有我是真的有福了。”

  搬进城后,扶贫工作组帮助刘福有、王三女找到了小区的保洁工作。老人说,那营生也不苦重。早上一回,下午一回,就打扫完了,打扫的基本净了。每月给的1050元,一天35块钱。王三女大娘用自己赚的工资钱买了一台彩电,还跑去县城照相馆照了一张艺术照。曹六仁年轻些,在县里一家玻璃棉厂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2800元。曹大叔小时候因一块钱的学费中断了学业,只上到小学三年级。但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后,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2018年曹大叔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做党的十九大报告时的新闻,写下了“总书记把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讲的非常明确,是为国家和人民谋幸福”,还写下了“三个小时中,看见总书记没喝一口水,他在为工作繁忙,老百姓对他念念不忘。”“我已经走出深山,立志脱贫,决心一战,没有永远的贫穷,只有永远的勤劳。”

  春雨中,我们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激情脉动,倾听到了老百姓对党的深情爱戴。在我们离开时,刘福有的老伴杨娥子大娘说,“我们想让总书记再来看看我们的新楼房,我要给总书记做他想吃的钱钱饭。”

标签 - 赵家洼村,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