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运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2019年05月09日 08:16:53
来源: 人民画报 作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一直与商贸往来紧密结合,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吸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仍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的,“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古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互通有无是人类交往的最初动机,互通的既有可见的商品,也有无形的文化,源起于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便是如此。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的来历,本身就凝结了文化的交流互鉴。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古代与外邦通商的过程中,丝绸是出口量最大的物资。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不是在中国文献中首先使用的。古希腊人以“赛尔”(Ser)也就是汉语的“丝”来称呼丝绸,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丝绸之国”。当汉朝政权建立后,尤其是张骞出访西域后,西方文献中出现“丝绸”词汇的频率增加了。近代英国东方学家亨利玉尔在《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一书中对“赛里斯之路”的研究,奠定了“丝绸之路”一词的学术基础。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明确提出了“丝绸之路”概念,并在日后被广为接受。可见,丝绸之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空间概念和文化概念,丝绸之路文化是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

  或许是巧合,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均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这也为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便利条件。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乃至非洲文明、拉美文明,不同文明之间,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但彼此在追求和平稳定、发展进步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成为对话交流、相互借鉴的基础。

  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也被带到中国。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同样,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技术的交流带来了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的相互融合。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后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不仅在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儒学文化圈,也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就是文化交流的魅力和文明互鉴的成果。

  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因为丝路文明的融入而更加绚丽多彩。以敦煌莫高窟为例,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上千年时间里,历经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几个朝代,留下七百多个洞窟、四万多平方米壁画、两千多身彩塑,是中国现存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展现给我们的正是异彩纷呈的丝路历史,反映了外来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

  不仅如此,先人们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还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古代丝绸之路上文明的交流、交往、交融,成为人类历史上文明进步的推动器,主导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更加需要文明互鉴

  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古老的丝绸之路也迎来旧貌换新颜的契机。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一带一路”倡议包含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这“五通”是统一体豆豆,缺一不可。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要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21世纪,没有哪一种文明就绝对优于其他文明,也没有哪一种文明有权力对其他文明进行贬低甚至加以改造。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四十多亿人口,再加上数量众多的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这就形成了大小明显不等、发展层次较为不一、文化多元多样的“利益攸关方”。唯有遵循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一带一路”建设才能顺利地推进。根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全球22个国家开展的2016-2017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其国际认知度也在逐年提升,到2017年,“一带一路”的海外认知度进一步提升至18%,在印尼、印度等沿线国家的认知度甚至达到40%及以上,34%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

  可以说,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恰恰就是丝路文明的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也意味着人们更多地思考古老文明的现代意义,用传统的智慧去回应现代问题,如: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自由与约束的关系,等等。正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卡尼什卡·古尼沃德纳所言,“一带一路”代表了全球人类交往的新的地理核心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新轴线很可能产生深远的人文影响,对许多参与新轴线的国家带来影响。埃及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也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带一路”提出并稳步实施四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逐步增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部长会议、中阿文化部长论坛、中国与东盟“10+1”文化部长会议等高级别文化磋商陆续建立;相关合作平台也日益涌现和壮大,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各类艺术节、博览会、交易会、论坛、公共信息服务等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举办“国家文化年”等人文交流活动20次,签署了43项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等政府间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11个中国文化中心,新建了一批孔子学院。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 以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新时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美美与共”。

  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要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为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互鉴、开放包容、机制示范、多方参与、以我为主、改革创新等原则,着力推动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着力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平台更加多元,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人文交流品牌。这为新时代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有益借鉴。以下几方面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进: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截至2017年底,中国基本上跟沿线所有国家都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文化合作协定是代表两国关系在文化领域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法律文件,为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2016年12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公布了《“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该计划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绘就了路线图:一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建设。二是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三是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四是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五是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上述这些机制,提供了文明互鉴在政府层面的保障。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如何细化、机制化相关要求,设计出具体的合作项目,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遗产保护项目。保护文化遗产,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通过“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至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这一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项目包括33处代表性遗迹,其中22处位于中国境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表示,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将提升沿线国家政府保护人类遗产的力度,形成一股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文物的强大力量,使古丝绸之路再显勃勃生机。以此为契机,应该鼓励沿线国家继续挖掘和保护好相关的丝路遗产,共享丝路荣耀。

  建设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智库是舆论的策源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智库可以在顶层规划设计、具体方案制定等方面向政府提供咨询建言,也可以影响更广泛的民众,发挥舆论引领作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前期咨询、项目评估、法律服务、风险防范等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启动了《中国社会组织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行动计划(2017—2020)》、“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以及“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国际智库合作项目”等,未未来发挥智库作用提供了有力指引。目前,国内外也已经成立了诸多智库合作联盟,如“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等等。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同时也应加以规范,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发挥好新闻媒体的建设性作用。媒体要如实地记录好、传播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通过沿线国家间媒体同行的合作,共同向世界讲好“一带一路”的理念和故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各方媒体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做互联互通的表率和先行者。要重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讲好“一带一路”上的传统友谊故事,讲好中外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充分挖掘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企业和普通个人身上的故事。当然,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也要推动媒体自身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综合工程,为各国媒体自身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各国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实现,必然会推动媒体不断转型升级。

  加强青年人文交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年轻人是当前文化传播中一个很重要的传播群体,他们普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并且偏见较少,应发挥他们的特别作用。例如哈萨克斯坦的22岁歌手迪玛希,参加了我国某综艺节目,他将中亚风情、俄语文化区的元素和流行要素结合在一起,在中国乃至中亚相关国家的年轻人群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表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感受,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通讯社等中亚主流媒体得到广泛传播。这是一个很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交流案例。在文化传播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青年在人文交流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青年文化交流使者,让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我们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标签 - 一带一路,互鉴,中国,丝绸之路,文明冲突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