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为民:坚定文化自信 凝神聚力实现中国梦

2019年08月08日 15:54:16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季为民

  首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至关紧要。话语权是基础,管理权是保证,二者共同巩固领导权。加强领导权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通过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时,积极建构主流话语,以主流话语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立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筑牢理想信念,弘扬当代中国精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持。我们的文化治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因此,我们应运用各种现代文化治理举措,提升国民教育、创建精神文明、传播文化产品、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最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和评价。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必须彰显鲜明民族特色,用中国话语传播独特的价值理念,塑造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推动了传播载体和手段等的创新,也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平台。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第三,以守正创新的精神,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精神和自觉意识,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守正又要创新,保持敏锐清醒的中国立场,坚守和提高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培养理性包容的世界眼光;不断开拓新实践、推出新成果,作出与新时代伟大实践相匹配的文化新贡献。

  一要勇于执着坚守。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根基和前进动力。这要求我们清醒认识世界文化格局和中国文化的位置。在世界文化版图中,我们的文化在话语权方面仍处于劣势,不断遭遇挑战、误读,甚至被妖魔化;随着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在国内我们的主流文化也会遭遇各种思潮的挑战。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善于理性思考。我们应理性思考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而不是对自己的文化宝藏视而不见。中西文化各有优长,我们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三要勤于实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国土壤,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经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和慎终追远的精神定力。四要敢于开拓创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建立在创新创造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往往为促进民族发展和战胜风险挑战提供制胜法宝。我们应立足于人类文化整体发展态势,以文化创新发展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要具备勇立潮头的浩气、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朝气,充分发挥创新创造潜能,做文化创新和知识创造的生力军。五要乐于担当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肩负着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实现新时代文化复兴的重大责任,也是为世界文明创新贡献智慧的重大机遇。在这场前无古人的文化革新中,我们应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标签 - 文化创新,文化使命,创新,文化格局,文化自觉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