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杂多:挪了穷窝迈向幸福新生活

2020年01月21日 17:25:06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刘帅 包利英

  “离天最近的地方,澜沧江从这里流向远方;湿地最深的地方,长江之水从这里流向华夏……”带着如约的期待,记者驱车来到素有“澜沧江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冬虫夏草第一县”“雪豹之乡”等美誉的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车上放着歌,歌词里唱的就是三江源宝地杂多。

  杂多县位于三江源地区,全县平均海拔4290米,年均气温-2℃,这里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长达8-9个月。有诗人曾写到,“天下大美数青海,玉树独占三江源。”我国首个国家公园就在三江源地区诞生。但另一方面,杂多县又是一个集高寒、边远、贫困、落后等特点于一身的国定贫困县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艰巨繁重。

  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殷殷关切,记者带您一起走进青南藏区的易地搬迁小区“牧人希望家园”。

冰巴一家

牧人希望家园

  在杂多新城西边,鳞次栉比座落着一栋栋红黄相间颇具藏式风格的三层小楼。这是杂多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名叫“牧人希望家园”。走进小区广场,三三两两的老人、小孩在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上健身,欢乐、祥和溢于言表。广场北侧,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小孩在健身器材上玩耍,看上去是那样的和谐,让人心生艳羡。待我们走近,夫妇脸上露出淳朴而羞涩的表情。进一步询问后得知,男主人叫冰巴,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刚从老家苏鲁乡巡山回来。此时正值午后阳光和煦,他和妻子陪着小孩出来玩耍。

冰巴一家

  聊起新居生活,冰巴两口子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参观。一进家门,冰巴就迫不及待地带我们参观了厨房、卧室,甚至还有卫生间,并一个劲地说怎么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吃水、用电都太方便了。在介绍暖气时,冰巴指着自己的孩子说:“你们看,在家里小孩们只要穿着短袖就可以了。”此时才注意到,刚跟我们一起进屋的两个小孩早已脱下棉衣,只剩下单薄的短袖。80平米的房子里,藏式家具、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漂亮的新居

  招呼我们坐下后,冰巴主动讲起他们以前的生活来。冰巴原来是苏鲁乡山荣村的牧民,两口子育有五个子女,其中三个孩子已经上学,其余两个小孩还未到上学年龄,妻子由于患病常年吃药。家里的十几头牛是全部财产,有时偶尔带大女儿挖点虫草来维持生计。近年来,他们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列入了易地搬迁户,他本人也成为了一名生态管护员,这一系列地改变不仅使他们家有了新房住,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谈起现在的生活,冰巴激动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跟以前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我怎么都想不到会过上这样好的生活,国家真的太强大了,我现在每天都在感谢党和政府。”

年轻的泽吉

  冰巴两口子送我们出门后,主动提出要带我们到另一家去看看。这是位于冰巴家左边的一幢楼,敲开二楼左边的房门,开门的是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妇女,打扮的就像城里人一样。走进客厅,目之所及到处是精美的藏式家具,加上各种电器,时尚大方。询问后得知,这家男主人叫罗周,是扎青乡格赛村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女主人叫泽吉,他们有一个刚上学不久的儿子。之前,罗周家境贫寒,还有三兄弟未成家,他与泽吉结婚后连个房子都没有,只能借别人家的房子住。后来被政府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到新房子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周在巡山之际挖点虫草,妻子泽吉则在政府职工食堂找到了帮厨的工作。两口子很会过日子,平时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置办家具、为孩子买学习用品等,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年轻的泽吉

  “党和政府为我们修建了这么好的房子,作为年轻人,如果再不好好努力,那就对不起国家了。我们也不能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了,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在聊起以后的打算时泽吉如是说。

又见群尕

  当我们从泽吉家出来,大家还沉浸在泽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规划中时,我们在一楼楼道碰到了正在维修电表的群尕,他是我们的一位老熟人,上回见他还是在2019年8月份。当时临别他告诉我们,小区快要成立物业公司了,他准备再去应聘个工作,这样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现在看来,他已经如愿成为了这个小区物业公司的维修人员了,真替他感到高兴。

正在维修小区电表的群尕

  46岁的群尕一家五口也是易地搬迁下来住在这里的。进入群尕家,他和妻子笑脸相迎,屋内高堂素壁,明窗净几,客厅中间显著位置,挂了一幅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群尕特意整整齐齐地在画像边放了一条洁白的哈达。他说,以前他家住在帐篷里,天寒地冻,冬天特别难熬,政府让他们免费搬进了这套房子里,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有房子住了,一家人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

  群尕原先是杂多县查旦乡达谷村三社的村民,居住在海拔4700多米的山上,那里近乎是人类生活的禁区。说起之前的生活,他感慨地回忆到,那时候家里只靠养的十几头牦牛生活,家人病了没人放牛,就怕被狼和熊给吃掉。从家到杂多县城常常是早晨出发傍晚到,生活特别辛苦。现在搬到县城后,大儿子在读小学四年级,二儿子在上幼儿园,离家都很近。

  进城时,群尕卖掉了家中所有牦牛,从此告别了放牛为生的牧民生活,现在他们一家已经逐步适应了新的生活。在这里,他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每年有21600元收入,此外还有3000元的草原补偿费,今年采挖的冬虫夏草卖了30000元。因为有责任心,他成为了小区的一个楼长,负责卫生、安全等工作。“现在收入有保障,上学、就医也很方便,县城里的生活真的很好。”群尕说。

小区警务室

  “像群尕这样的家庭,这里一共安置了711户3139人。县里把新城区最好的地块拿出来给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小区水电暖都已经入户,还配备了综合服务社、文化生活广场,成立了物业公司,贫困户们挪了穷窝迈向幸福新生活。”杂多县扶贫局副局长久美介绍说。

  告别了群尕,我们继续走在小区的广场上,看着嬉戏玩耍的小孩和悠闲散步健身的老人,回想起之前杂多县扶贫开发局长才仁东周的话:“我们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房子,无论是从设计规划、施工质量以及户型设计等都是高规格的,就连县上的干部住的房子都没有这个小区的好。”的确,在走访的三户人家中不难看出,牧民们对能够住进新居很感恩。

群尕骑着摩托车远去

  正在思索之际,骑着摩托车的群尕向我们招呼示意,他要去另一个维修点。看着骑摩托车远去的群尕,我们不禁在心里默默祝福,祝福澜沧江畔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求是网记者:刘帅 三江源报记者:包利英)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