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希望之家”生机无限

2020年09月28日 16:27:15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住在这里,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看病,都非常方便,生活条件也特别好,现在我也有了稳定的工作,感觉一下子变成城里人了,好幸福。”

  说这话的人叫冰巴。而他说的“这里”,就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易地搬迁住宅小区— —“牧人希望之家”。这里距离县城3公里,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藏式风格的三层小楼鳞次栉比。

  立秋后的一个午后,走进冰巴的家里,墙上一面锦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面写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这是“牧人希望之家”居民送来的锦旗,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点, 7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139人从深山区搬迁到这里安家。

  “这些搬迁群众来自不同区域,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作为推选出来的楼长,我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冰巴说。助人为乐的冰巴一家是深受牧民称赞的党员家庭。冰巴夫妻二人非常勤劳,尽管自家的生产生活也很忙,但是只要邻里有需要他们就第一时间去帮忙,从没有过怨言,是当地牧民心中助人为乐的模范夫妻。

  没搬出来之前,冰巴一家居住在苏鲁乡山荣村,十几头牛就是家里的全部财产,偶尔挖点虫草来维持生计。冰巴每天放牛,一年穿破几双鞋,赶场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集镇。

  2017年冰巴一家搬入了“牧人希望之家”,住上了80平方米的新楼房,配备了电视机、冰箱、液化气灶等设施,冰巴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不仅脱了贫,生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社区管理就要人人参与。为社区牧民群众多做一些事,大家高兴,我也高兴。”冰巴说。

  在社区居住的脱贫户布雅一人身兼数职,养活着三个孩子。“没搬来之前我们住的是帐篷,收入只有挖虫草赚的钱,家里的牛羊也不多。现在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挖掘机培训,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布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草原管护员每年工资21600元;挖虫草一年收入4万多元;闲暇时在工地上打工一年收入近1万元;草补资金每人6000元;布雅一家的年收入至少有8万元。

  如今,布雅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已到适学年龄, “两个孩子在上小学、一个在上幼儿园,学费全免。”布雅说。

  “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成为社区服务的头等大事。”县扶贫开发局久莫巴生说,我们通过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帮助每一个群众脱贫,确保牧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为使这些搬迁出深山的牧民能有更好的发展,杂多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除为安置区配套建设水、电、路、暖、天然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外,把主要目标放在建设标准化设施棚圈、草料基地、标准化养殖上,从而使搬迁后的牧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牧民变居民,放牧变务工,山区生活变城市生活,政府扶持变灵活就业,禁锢思想变开放思想。

  “我们优先安排48名搬迁户在杂多县扶贫物业公司就业,年人均增收2.4万元;对园区外未安排公益性岗位,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70户,每户一人安排在虫草广场综合商业体市场、杂多县物流中心、畜牧产业园、扶贫宾馆、澜沧江源生态园、扶贫加油站、扶贫汽修厂、农贸市场等八大扶贫开发产业公益性岗位就业,拓宽了牧民脱贫致富的路子。”久莫巴生说。

  “现在,牧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曾经因饮用河水引发的疾病基本消除。同时,他们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畜牧业来维持生活,而是有了多元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新生劳动力在旅游、餐饮、娱乐、运输、商贸等行业就业人员大大增加,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杂多县委宣传部部长张文号说。

标签 - 牧人希望之家,杂多县,易地搬迁
网站编辑 - 韩辰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55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