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筑底,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观察④

2020年10月28日 11:36:1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石羚

  “十三五”时期我国成为世界上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进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绿色底色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还需要继续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今年1月至8月,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累计达170天;陕西省加快能源产业绿色转型,2019年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下降21%;青海省实施重点流域干支流环境综合整治,湟水河变成“清水河”……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方都传来了或提前、或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喜讯,描绘出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美丽图景。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正是从这样的政治高度出发,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再到开展排污许可、实行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十三五”时期我国成为世界上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进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绿色底色。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十三五”时期,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减排增收、变废为宝的企业遍地开花,许多保护区的渔民成为清漂人、伐木工变身护林员,这些事例无不说明:通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思路转变,生态与经济能够平衡,保护和发展能够双赢。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还需要继续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按照“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要求,“十三五”时期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蓝天变多了,空气新鲜了,河水清澈了”,道出了“十三五”时期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当普惠的生态福祉逐渐成为现实,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2020年度《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显示,68.5%的受访者经常选择低碳出行,超五成在过去一年参加过环保志愿活动。绿色低碳日益融入生活,环保意识日渐浓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时代的生态环境治理是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强调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相信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一定能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标签 - 生态文明,十三五,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绿色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