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诗歌流变 析唐诗之美

2019年01月07日 09:03:24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卢盛江

  葛晓音教授的《唐诗流变论要》(商务印书馆出版),是积作者30多年学术成果的一部大著。

  书分上下编。上编7篇是对南朝到盛唐各种诗歌体式生成发展原理的研究,重在诗歌内部规律的探讨。从诗骚体式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原理,到南朝五言诗体调的“古”“近”之变;从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律体调的界分,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到初盛唐七言歌行的发展;从歌行的形成及其与七古的分野,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到刘长卿七律的诗史定位及其诗学依据……这一完整的系列的研究,更切近文学内部、诗歌内部的发展规律,更为合理地解释了唐诗从形式的创新中生发出的诗歌之美。

  下编7篇是对南朝至盛唐诗歌发展的外部原因的研究。葛晓音对外因的分析,着力以内因为出发点,解决文学本身的问题。文学离不开外部研究。作为学术,可以研究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本身,并不将它们与文学联系。只要这种研究是科学的,深入的,同样具有学术价值。但是,只要旨在研究文学,就应如葛晓音所说,由内到外,从解决文学本身问题的需要来寻找外因。不要泛泛的背景介绍,不要放在哪一个场合都可以的笼统的社会文化外部变化的分析,不要社会背景与文学发展毫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两层皮,不要简单套用社会文化的外部变化来发现、解释文学史演变中的重要现象。

  葛晓音一贯强调,要老老实实地阅读第一手材料,从大量事实中抽绎出观点,然后反复提炼,反复琢磨,再形成文章。她坚信读懂文本,肯下功夫细致分析,多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中发掘问题,总能找到自己的探索方向。这部《唐诗流变论要》正体现这一思想。每一篇文章,都能看到作者大量阅读一手材料,特别是诗歌文本所下的功夫。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大量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作者是一首一首、逐字逐句地阅读,也是一首一首、逐字逐句地分析。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探究作品的创作原理,讲透一首诗,讲透一种诗体、诗歌现象,弄清楚历代诗学的争议。

  从文本出发,从创作实践本身提出分析,提出属于作者的独特分析。不套用现成概念和某个理论框框,也不预定目标,没有事先设定的思路。如作者所说,等到钻进某些问题深处以后,往往因前一个发现而扯出后一个发现,许多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便看得更清楚了。

  葛晓音曾指出,历代诗学理论在诗歌分体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遗产,但也有令现代人不能满足之处,由于重视鉴赏和学习写作的实用性,在评价前人创作时往往掺杂着论诗者对于不同风格诗歌的喜好。因此在总结各类诗体的艺术标准时,难免产生门户之争的偏见,评论诗歌的视角因之受到局限;在讨论各种诗体的艺术规范时,虽然大致描绘了该种诗体的变化过程,却没有说明其发展的原因及其必然性;这些批评虽然对于各类诗体的艺术规范作出了精当的概括和界定,却没有说明各种诗体从产生之初到艺术规范形成之时的发展过程,以及该种艺术规范与诗体本身结构体式节奏的内在联系。因此这样的分体研究主要满足于体格、风神、声调等等感觉方面的区别,古代诗学理论提出的概念术语都局限于感性层面,而较少深入原理分析。

  20世纪初以来,我国虽然已经产生了许多分体研究的诗歌史研究专著,但作者指出,这些专著基本上沿用了古代诗学批评中积累的概念术语,创新不多,尤其缺少体式原理的探索。基于这一深入思考,葛晓音对古代诗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作细致分析,吸取历代诗学理论在诗歌体式研究方面积累的丰富遗产,结合现代体式研究的思维方式,分析语言变化、节奏提炼、诗行安排、篇体结构、表现方式,说明各种体式的生成途径、发展过程和创作原理,一句话,对诗歌体式的原理着力作学理性探索。这一思想和学术特点,贯穿于《唐诗流变论要》和其它著作中。

  葛晓音的研究器局很宽。不论是文学的外部研究,还是内部研究,从先秦到唐代,乃至到宋代,诗歌体式研究,由《诗》《骚》,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体到近体,从绝句到歌行,到七律,都形成了研究系列。她关注全局,提出和解决的多是全局性的核心问题。即使做小问题,也关注它在全局中的位置。她形成了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思路,又不断打破思考套路,努力超越自己。也因此,她的学问越做越大,越做越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唐诗流变论要》这本书的学术意义必然得到更深入、更丰富的阐发。

标签 - 诗歌体式,艺术规范,杜甫七律,盛唐诗歌,诗体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