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世藏书》:古今华夏,文传百家

2019年01月14日 09:05:11
来源: 文汇报 作者: 许芳洁

《中华传世藏书》 许嘉璐总顾问 尹小林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或由史官妙笔生花、诗礼传家,或由百姓躬身实践、口耳相传。经过了千百年的积累,古书典籍、稗官野史可谓汗牛充栋。近期出版的《中华传世藏书》是凝聚了无数文化学者的心血、历经八年编纂而成的一套大型丛书。它荟萃了中华文明之精华,囊括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史上最具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典籍,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

  说起编纂这套典籍的缘起,丛书总顾问许嘉璐在序言中指出:中国历代编纂的丛书,名声最大的,莫过于清代乾隆年间集中全国学术精英合力编纂的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收书3460余种,字数超过7亿。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图书编辑出版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四库全书》过于庞大,后人使用甚为不便(其实其编纂的主要目的只是保存之,并供极少数人使用)。此外,自《四库全书》编成至今,两百多年来又有不少《四库全书》未收却很重要的典籍被发现,又有大量新的重要典籍问世。对于今日之中国和世界,《四库全书》已既不太实用,不便于普及,也不“全”了。时代呼唤着今人能够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再一次精选中国常用而重要的典籍,以当代人的学术水平和智慧进行细致、严谨的整理,编出一套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而又足以传世的丛书。它将成为我国典籍永续传承链条上不可缺少,甚至是相当耀眼的一环。

  《中华传世藏书》于是应运而生。这套丛书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分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各部下分设若干子类,共选收中国传统典籍近700种,计 166册,约2亿字。其囊括的知识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条理之清晰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其外观设计精致恢弘,装帧典雅,封面以金色织锦为面料,以双龙戏珠为图案,工艺为烫金、红双色漆片,封底压凹,雍容大方。全套卷帙浩繁,气势恢宏。

  更为难得的是,全书在编排上采用简体横排、精选精校并加注标点的方法。《中华传世藏书》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孤本、足本和原著,而汉语言文字经历了繁体字改简体字的重大变革,迄今能读懂繁体竖排而没有标点的古书的人已为数不多。编者的用心良苦由此可见一斑。

  《中华传世藏书》记载了中华五千年帝王将相、世间草莽、乱世枭雄、豪商巨贾的成与败、悲与喜。在历史的天空下,与古人作跨时空的对话,可以为现今建功立业者提供智慧的参考,让他们汲古人成功之营养,避历史失意之覆辙。所以,丛书的结集出版,能让更多的人在古色古香、厚实沉重的文化典册中触摸中华文明的历史沧桑,感受先哲的精神世界;在精选精校的文字标点间,品味历代文化的陈年墨香,体悟玄妙的中国智慧;在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巨著前,洗涤凡间尘世的杂念,抒发久积的文化情怀。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较大的普及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传世藏书》不只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古代人民凝聚而成的智慧与文化的传承。中国是世界各国中传世典籍、文物最为丰富,时间跨度最大的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并乐在其中,讲授者、研究者形成了浩荡的群体。这样的研究,可以言之而成理,也能鉴古而知今,明白地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些人类由原初就思考、研究的根本性问题;看清楚当今国家所奉行的一切准则、所瞄准的一切目标,都是在几千年来先贤圣哲的体验、总结、冥思、践行成果的基础上的再发展、再超越,从而在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上增强文化的自信、自觉与自强。

  在与世界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和融合中,中华文化的“家珍”——传世的典籍依旧是后盾,是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只有有了这坚强的后盾,中华文化才能海纳百川,汲取世界优秀文化,实现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当然,时代变了,语言变了,学习思考方法也变了,对中华文化无论是“传”还是“承”,都需要把保存在典籍中的宝贵的传统和思想,用新的方式、新的工具和新的话语进行叙述、阐释、翻译。

  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传世藏书》将目标定为当代及后世读者,力图让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走出一条长远发展之路。

标签 - 四库全书,中华传世藏书,典籍,文传,中华文化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