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出版发行

2019年01月23日 10:55:17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图书信息

  书名:《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作者:李艳艳

  书号:978-7-01-01996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上市时间:2019年1月

  定价:66元

  【内容简介

  《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围绕着如何看待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如何比较意识形态的相近概念、如何理解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意识形态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同时,本书也立足于社会实践层面,详尽分析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领域面临的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纵向比较近年来互联网的意识形态状况,剖析具有典型性的网络自媒体意识形态论争现象,最后提出提升我国互联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艳艳,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科技大学网络文明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已主持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研究课题,独立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美国互联网意识形态输出战略与应对》《西方文明东进战略与中国应对》,在《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国外社会科学》等重要理论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 录

  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目录导论第一章 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思想史视域下的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探析第二节 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斗争概念辨析第二章 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特点及问题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第二节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第三章 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领域面临的挑战与风险第一节 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领域面临的外部挑战第二节 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领域面临的内部风险第四章 对于互联网意识形态的跟踪观察与典型剖析第一节 2015—2018年度互联网意识形态状况的跟踪比较第二节 微博空间意识形态论争的特征与战术分析第五章 提升互联网空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基本路径第一节 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主导地位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通过“入网”进而“入心” 第三节 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结语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群众。直面群众的困惑,探求彻底的理论,是笔者撰写本书的价值旨向。基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对于“意识形态虚假论”作出如下回应,意识形态虚假性不能被简单解读为统治阶级在主观上对于民众进行的有意欺骗,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实质上是阶级社会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分化的客观结果。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不能囿于理性自身认识能力的狭小范围之内。理解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而不是理性自我反思的纯粹精神活动。解决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培育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即是需要深入进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探索对于中国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方式。

  本书对于“意识形态泛化论”则作出以下回应,我们不能把意识形态的斗争仅仅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形式,如归结为你死我活的对抗这一种形式,从而使意识形态斗争走向绝对化,陷入夸大意识形态斗争的认识误区。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意识形态斗争形式或阶段的差异性与意识形态斗争的有无混同起来,以意识形态斗争形式的变化来主观淡化意识形态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现象是在阶级社会中,由不同阶级的根本利益差别,以及同一阶级内部局部利益和认识能力的差异,而产生的以政治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论争甚至对抗。差异、论争和对抗三个层面的内容和性质有所不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区别对待。

  同时,本书提出具有政治属性的意识形态不可简单等同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概念存在自身的特定界域,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它的学术坐标位于政治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概念外延的交叉地带,具体包括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思想,其鲜明属性在于阶级性。对于影响政治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本源性剖析和现象层面的具体批驳。

  除了上述澄清当前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的理论工作以外,笔者还对当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对于当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薄弱环节,展开有所针对性和侧重点的研究工作。

  一方面,详尽分析了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正在面临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话语工具升级、战略升级的外部挑战,阐述了包括“呲必中国”等价值观混乱现象在内的内部风险;另一方面,审慎比较了近年来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发展形势,力求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再一方面,着重分析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领域的意识形态论争现象。

  在全书的最后,笔者落脚于互联网空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对策研究,提出了提升互联网空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基本路径。笔者建议从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通过“入网”进而“入心”、 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三个基本层面入手,最终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型态的入耳、入脑、入心。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够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的把握我国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的现状,进而为我国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意识形态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全局性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犹疑。我们若不能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就会被各种错误思潮抛在身后!我们若不能取得互联网空间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就会被时代远远甩在身后!

  回顾以往,我国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成绩可圈可点。展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群众的协同共治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