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管权用权

2019年04月24日 09:10:09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曾学敏

  对公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纪检监察实务中,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由广东省纪检监察学会编著的《中国古代监督史览》梳理并总结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探究如何将权力关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里,为廉政教育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

  通过对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国各阶段的监督制度进行叙述以及阶段性的评价,本书概括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经历了滥觞、形成、发展、成熟、强化、高度完备的演变过程,且其具有内控性、道德性与舆论性等特点。为了对中国古代权力监督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从权力自体监督的角度总结出:御史监察制度是古代权力监督体系的主体;谏诤制度是古代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检举制度是古代权力监督体系的必要补充。

  古代权力监督因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发挥封建官僚及其统治效能、某种程度上制约权力主体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古代权力监督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制度梳理以及评析进行再思考,总结出权力监督的功能与目的是皇权秩序的维系和监督程序的缺席,而权力监督的手段与模式涵盖以道德、法律和权术制约权力。在这过程中既有静态的事前防范和事后制裁,又有动态的过程参与、跟踪监督。

  在风起云涌的当代社会,古代权力监督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均衡。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束缚权力的手脚,而是为了让权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权力监督的双重目标应当是保障权力的有效性和有限性,建立一个强大有力而又有节制的权力工具。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大浪淘沙,对当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依然有值得思考与借鉴的地方。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政府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职责继而保护人民的自由、平等与安全等而存在的,而滥用的权力往往会带来专制与暴政,因此政府行使的权力必须受到控制。而制约权力的手段包括制度化制约和非制度化制约。制度化制约包括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而非制度化制约包括公共舆论与伦理道德。中国古代的权力监督显然缺乏民众的监督,而在以权力制约权力中,皇权独尊的格局无可撼动;官箴和清议的存在证明非制度化制约的发展。但制度化制约疲软的权力监督显然是头重脚轻的,这也是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局限性。而建立长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显然是当前廉洁政府持之以恒的追求。

  任何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每一项制度的背后必然有其历史的延续,对权力的监督也概莫能外。权力自存在伊始的两面性就意味着制约权力的不可或缺。权力监督作为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政治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有效治理工具,其古今借鉴对于当前纪检监察工作建设意义重大。从制度的源流出发,以批判性继承和革命性改造的视角来看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对于当下权力监督的得与失、进与退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纪委副书记)

标签 - 权力监督,御史监察制度,以权利制约权力,非制度化,中国古代监督史览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