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三年“雪域抒怀”

2019年11月08日 16:12:11
来源: 《温州日报》 作者: 庄千慧

  

   随笔集《雪域抒怀》 

黄荣定 著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一节中,有“为情而造文”的说法,又有“文质附乎性情”的观点,这些述说,都是强调真情实感、情感意志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黄荣定于2007年至2010年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援藏赴那曲地区嘉黎县担任县委书记。藏北嘉黎县地处“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那里地僻民贫、地广人稀、高寒缺氧、环境恶劣,黄荣定和他的同伴们带着为民族地区建设发展作奉献的壮志雄心,带着砥砺人生锤炼意志的豪情,踏上了这片雪域高原。一段特殊的经历,有了这本以日记形式成书的《雪域抒怀》。

  全书由援藏纪事、雪域风情、高原抒怀、援藏感言等五个部分组成。书中没有曲折的情节,行文质朴,直抒胸臆。展读该书,我们可以窥见他们艰难困苦的工作。这里有《大雪封山》的描写,描述从拉萨回嘉黎县途经方圆百里无人区的高寒地带,车隔高山雪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场面;这里有“头痛、肚痛、腿关节痛和心跳加快”这“三痛一快”集中发作的《高原反应》记载;这里有长时间往返于高寒区域,连续紧张工作,导致血压升高、心脏隐隐作痛的《前些日子有点累》的细腻叙述……全书处处可见嘉黎的严酷,还显示着嘉黎的美,嘉黎人民的善良淳朴,以及强烈的建设民族地区、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迫切之心,读来令人感动。

  在书中,作者披露肺腑之言:“两年前,我刚踏上雪域时,就暗下决心,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和藏族同胞搞好团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西藏的一草一木;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西藏的风土人情”。书中最生动的情感落脚点还是嘉黎的人民,以及作者本人在雪域高原这空灵世界里流露出的对同志、对朋友、对亲人的真情和赤子之心。

  作者初到嘉黎,赴海拔5100米的措拉乡乡里小学考察。当他看到破旧的校舍、陈旧的教学设施,“教室的黑板上结起厚厚的冰,老师的粉笔无法在上面写字。学生宿舍的被褥和墙壁冻在一起,孩子们穿着单薄,冻红了脸,身子在寒风中颤抖”时,触景生情,他的眼眶湿润了。第二天,他立即联系在拉萨经商的乐清朋友,让他们特制500床棉被,送到措拉乡给师生御寒。

  2008年5月,嘉黎地区虫草开始采集。适逢当地天天下大雪,“开始,我们援藏干部不知内情,雪天天冷,感觉不适。后来,当地干部群众告诉我们,近日雪下得大,虫草才长得快,下雪就是下钞票”。作者高兴了,他写道:“虫草是野生的,是上天赐给藏北高原人民的礼物,愿今年虫草大丰收,愿雪域牧民满载而归”。

  远离家人孑然一身来到雪域高原,作者的生活无疑是孤独的。他笔下也常流露出对远方同事、亲友的思念,然而兴到豪情处,赋诗抒怀,则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多情自古伤别离。2010年6月,作者和众同事们三年援藏期满,这次真的要长别离了,“当车队驶出嘉黎地界,我们全体援藏干部集体下车,朝嘉黎方向三鞠躬”,以示对工作、生活过的这片神圣的土地和善良的人民的景仰,给人以无限深情的遐思。

标签 - 援藏,雪域风情,援藏干部
网站编辑 - 汤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