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百年》出版:一曲中国气派的考古战歌

2020年12月17日 17:21:0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丁鋆

  

  时间长河在地球地层留下了烙印,如同记录年代的年轮一样,科学家用“金钉子”这一名称来确定其底界。迄今为止,全球正式确立的“金钉子”有65枚,中国11枚,列第一。而这11枚中,有4枚在浙江,其中2枚在长兴,长兴成为中国县级城市里面拥有“金钉子”最多的一个县。

  由红旗出版社2020年12月最新出版的报告文学《面壁百年——寻找“金钉子”的中国科学家》一书,聚焦的就是在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遗址上,黄汲清、赵金科、盛金章、杨遵仪等一代代中国地质学与地层古生物学家,于乱世中开启了寻找“金钉子”的科考苦旅。

  深刻理解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价值,对我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地球已经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这次生物大灭绝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有关系。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金钉子”在长兴,但它属于全人类,是人类研究地球发展变化无比珍贵的永久“坐标”。这本“解读地球历史的天书”,属于世界珍稀的自然遗产。

  本书作者张加强,常居长兴,关注“金钉子”已有40年,上百次登临煤山剖面,和科学家们交朋友,他作为一名护山使者,用笔构筑“金钉子”背后考古人的精彩故事,当属权威。2001年7月29日的浙江日报,用整版刊发了张加强的4000字报告文学《中国灰岩》,以此为蓝本,作者在殷鸿福、陈旭、沈树忠三位院士的指点和支持下,完成了本书的创作。

  张加强介绍,长兴“金钉子”,记载了距今2.5亿年前地质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以及背后蔚为壮观的地球环境变迁的故事。自1917年地质学家丁文江在此发现“五通石英岩”起,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便开始一点点被揭开。全世界杰出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在“长兴灰岩”面前的每一次“朝圣”,都可谓虔诚。可以说,本书从地质考古学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科学家是历史的解码人,他们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将对它们的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作者张加强也是一个解码人,他用文学的形式、用科普的方式,给读者科学启蒙与科学精神的启迪。

  本书以11枚“金钉子”为线,在带领读者了解地球地层年表、生物灭绝事件等知识的同时,根据公众的一般认知规律来组织内容,以一代代为“金钉子”奉献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为乐符,结合相关的科学背景、家国情怀和人物故事,生动谱写了一曲中国科学家为“金钉子”而战的百年战歌。

  他们中有发现与传播“长兴灰岩”的葛利普;宣布“长兴灰岩”剖面是世界标准的黄汲清;发现在长兴剖面中晚二叠世华夏菊石动物群的赵金科;提出中国上二叠统“长兴阶”及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的盛金章;将长兴剖面作为国际候选层的杨遵仪;探秘物种大灭绝事件,并且确立了两枚重要的“金钉子”的金玉玕;为中国奥陶系获两枚“金钉子”的陈旭;提出牙形化石取代菊石作为界线标志化石的张克信;将长兴灰岩的D剖面确定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的殷鸿福;二叠系两枚“金钉子”落户中国的主要贡献者、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的沈树忠……见石壁,知岁寒。一个岩层上藏有多少岁月,只有科学家们打磨出的一个棱面,可以窥见。读懂“长兴灰岩”,是一次长达百年不见终点的智者接力。

  文化是人类彼此贴近、抵达对方的“通行证”。“金钉子”就是其中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这张文化名片是展示“重要窗口”形象的“底片”,是记录“重要窗口”建设的“芯片”。深入实施文化传播工程,精心打造最具代表性的浙江文化印记,本书的出版意义也在于此。

标签 -
网站编辑 - 汤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