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之道

2019年11月28日 17:17:09
来源: 《秘书工作》杂志 作者: 张文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几十年来也身体力行,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等书有一个深刻感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的读书之道对我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书卷相亲,乐于读书。据《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等书记载,当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插队,随身携带了两个沉甸甸的箱子。时任梁家河村支书的梁玉明说:“近平那两个沉甸甸的箱子里装的全都是书。”

  在接下来的七年岁月里,爱读书成了青年习近平的标志。在山上放羊,他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就坐在旁边读书;每天晚上,他都要在煤油灯下,读到深夜;到延川县城来,他总是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

  梁家河的老乡说,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对知识的极度渴求,是走向更广阔舞台的起点。  

    广泛涉猎,博闻强记。总书记年轻时读的书范围很广,文学、历史、哲学、军事、外交等都有涉猎。

  文学方面,有《古诗源》、《李白诗选》、巴尔扎克和莫泊桑的小说、莎士比亚戏剧、鲁迅杂文等;历史方面,有《史记选》《汉书选》《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世纪史》等;政治经济方面,有《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军事方面,有《战争论》《三十六计》《中国古代军事理论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等;外交方面,则有著名外交家基辛格的著作,包括《核武器与对外政策》(1957年)、《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1961年)等。这还只是一部分书单,我们已经可以由此看出总书记年轻时在阅读思考方面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

  细读深研,循序渐进。宋代苏轼在介绍读书方法时,曾说“每次作一意求之”,即按内容把所读之书分成若干专题,再一项一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总书记青年时也用过这个办法。

  比如,他曾花费不少时间仔细阅读一些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著作,为了详细了解其中的库尔斯克战役,他就把《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图册摊开铺在炕上,然后趴在炕上,对照文章仔细寻找一个个不熟悉的地名。这是一种很吃力的学习,往往很长时间才搞清楚一个过程。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相关书籍来参考、比较,不仅得出了较为立体、全面的观点,也养成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

  这种读书方法正如苏轼所说,“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大家都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把书读透后,“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种感觉是很难得的。从读书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没有捷径可走。  

    读用结合,知行合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古人提出的为学的几个层次,到了“笃行”阶段,就是学有所得、践行所学,实现“知行合一”了。

  总书记曾讲:“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当年任村支书时,在村民眼中,他是个“有文化,有思想,有主意,头脑灵活”的人。他带领群众打淤地坝、建沼气池、办铁业社和代销店等,将读书所学与实践、与群众结合起来,不断经世致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正是一个年轻人通过读书保持思想活力、获得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的生动写照!

标签 - 总书记,梁家河,读书方法,库尔斯克战役,学习体会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