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践行于使命,德心不朽在民心

——“时代楷模”燕振昌的价值追求

2017年04月07日 09:21:50
来源: 《红旗文稿》2017/7 作者: 武国定

    燕振昌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光辉典范和“时代楷模”。他坚定地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在基层工作52年。在担任河南省长葛市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44年间,他以自己勤勉实干、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为水磨河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带领村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亿元村的凤凰涅槃。“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是燕振昌一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温情、对工作艰苦奋斗的决心、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饱含着一位平凡的党员干部丰富的精神内涵与超凡的人生信仰,值得我们品读、学习、传承和发扬。

  1.忠诚敬业:赤胆忠诚的为官品行。燕振昌始终以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为重。对水磨河的热爱,对乡民的深情,带领全村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

  1962年,20岁的燕振昌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长葛县(现长葛市)税务局坡胡税务所工作。由于成绩突出,1966年县里选拔干部时,他是第一人选。然而,他却选择了放弃。燕振昌怀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雄心壮志,执意回到了贫瘠的水磨河村。回到村里意味着要舍弃城里相对丰富的资源以及较为舒适的生活,面对妻子的反对和不理解,燕振昌郑重地告诉妻子:“在农村也能干出个成绩来,放心吧。”

  1970年,燕振昌凭着自己的踏实肯干被推选为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在上任当天他便开始写工作日记。在日记的第一篇,赫然写着“在农村照样能干出名堂”几个工整的钢笔字。此后,燕振昌每天早上凌晨4点钟就会在日记上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新一天村里发展任务的规划悉心安排,这一记就是44年,留下了多达94本工作日记。

  燕振昌改变农村的“雄心壮志”不仅写在日记中、刻在心坎上,更切切实实地落在了行动中。除了解决村民们日常生活问题之外,燕振昌时刻通过书籍和报纸学习贯彻上级的指示和国家的政策精神。20世纪80年代,燕振昌看准办集体企业的势头,领着村班子和社员办起了面粉厂、冰糕厂、机瓦厂,这几个厂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水磨河大队的重要经济来源,推动了水磨河村的农业科技建设;报纸上“股份制企业”的提法,让燕振昌感受到了经济改革的春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燕振昌看准势头,带领着村民办起了铸钢厂、淀粉厂、瓷厂等股份制企业,一些较富裕的村民也开始经营加工、商店、运输业、饭店、砖瓦窑、白灰窑等私营企业……在他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成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生态示范村,直至2014年,全村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50余家、工农业年总产值4亿元,吸纳劳动力近万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基层条件差,工作艰苦,本就不是休闲的去处。但是经过基层的锤炼,干部能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并真正明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理,从而真正实现一名党员干部的价值。就个人发展来说,燕振昌最初是做出了牺牲和舍弃,而对于这一切,他始终认为,一个人带动一批人,一个人培养一群人,值!他将水磨河村一步步建设发展起来,带领着村民们一步一步迈向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水磨河村,在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的干部作风。在燕振昌的心里,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和人民的需要一直是他做工作、做选择时的唯一目标和最高指向。在担任村支部书记的44年间,他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以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了一个先进典范和时代楷模形象。

  在水磨河村,至今流传着燕振昌“一支烟”的故事。据说,年轻时的燕振昌有很大烟瘾,不过他在一段时间注意到常有群众刻意给自己让烟,甚至是省吃俭用来给自己买烟抽。燕振昌经过深思熟虑,一来担心自己抽烟的习惯给原本就不富裕的村民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二来也怕让自己处事失了公允,于是他毅然戒了烟,这一戒就是30年。后来他为自己立下了“五不沾边”的规矩: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烟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又提出“四个不干”原则: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的不干、村民不得实惠的不干。燕振昌以自己的原则和坚守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担当,赢得了民心,为水磨河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村里发展了,燕振昌带领乡亲们在1976年修建了新社区。村民们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没有要,当第二次修建新社区时,妻子张改真提出要一间门面房,燕振昌还是没同意,对妻子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吃亏是福。”从此以后妻子再也没有提出过类似的要求,燕振昌一门心思扑在村子的建设和发展上,从未为自己和家人谋过私利。

  “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我们党90多年来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源泉,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对公职的敬重、对公权的敬畏、对规矩的坚守,是燕振昌对清正廉洁作出的完美诠释,也是他始终获得群众敬重和信任的根本原因。

  3.服务群众: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只要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燕振昌都认真听、主动想、及时办,把群众的需求记在笔上,刻在心头,真正将为人民服务落在实处。

  从参加工作开始,燕振昌就琢磨着如何改变水磨河村的发展现状,如何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1976年的一个下雨天,燕振昌在街上碰到了村民赵国义。赵国义一见他就大倒苦水:“你看俺家那房子又漏得不行,天天拿锅碗瓢盆接着。啥时候能住上新房就好了。”这寻常的一句抱怨和期冀戳中了燕振昌的内心。第二天,他便在村“两委”班子会上提出了这件事,并广泛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寻求解决办法。最终大家决定让旧村换新装,于是一项空前的水磨河旧村改造工程开始了。修建新房屋的宅基地不足,燕振昌便带领着村民们扒掉老寨墙,腾出修建房屋的数百亩土地;没有石灰,他带领全村人拉着架子车到相邻的禹州拉石头,自建石灰窑;没有砖瓦,他就发动各生产队建砖瓦窑。后来,大队还成立了3个建筑队和1个石工队,工人近100人,统一给各户建房。1986年,水磨河村历时10年的旧村改造胜利结束,全村1000多户村民基本都住上了新房。1998年以来,水磨河村第二次翻盖新房,混凝土钢结构的二层、三层楼房拔地而起。街道两旁树木郁郁葱葱,花草繁盛,犹如一个热闹的集镇。

  1981年,燕振昌带领村民建起了第一个村级敬老院,解决了村里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2004年,又扩建坡胡镇二中,将其建成为长葛市第一个农村全寄宿制中学。2009年,为解决村里幸福湖湖水“消失”问题,年过古稀的燕振昌主动要求连任,承担起这一为村民找回赖以生存的水源的重任。他不停地向上级反映问题,写信、调研,终于集各方力量找回了幸福湖湖水,而燕振昌却于不久之后病逝在自己的办公桌旁。

  为了水磨河村的发展,为了村民的幸福,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燕振昌用自己一辈子的奉献和全身心的投入,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崇高人生境界。正如他在日记里所说:“干部千难万难,不能让群众为难”,“再大的官也是为人民服务”。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己任,这是燕振昌能够始终对党的事业充满热情,保持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温情,受村民的尊重、敬仰与爱戴的根本原因。

  燕振昌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崇高品质,必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从中汲取力量,增强争当合格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中共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艳玲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