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机制

2017年06月23日 10:33:33
来源: 《红旗文稿》2017/12 作者: 李国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这就要求,高校要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出发,切实树立起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深度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效应,从而真正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许多高校多年来一直在倡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的育人格局,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很多好的理念未能有效地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的短板。

    “三全”育人理念本质上要求构建起一个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层面、教学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于一体的多层级的教育体系。多层级的体系要形成协同运作效应,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指导与协调机制是关键。缺乏流畅有效的协调和指导机制,协同育人的理念就不免会被层层弱化,甚至层间断裂。“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元参与的体系要形成协同运作效应,除了要有共同的目标、共享的资源和信息系统之外,更需要强有力的协同、整合和保障机制。否则,不同的主体必然囿于各自工作条线的子目标和职责,难以形成育人的合力,甚至可能引发“分力”和“壁垒”。“三全”育人体系最终要依靠教师来实施,这就需要有效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不断激励教师的育德自觉。相反,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执行上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当前,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体制机制上的短板也呈现出一系列具体的困境: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之间如何协同发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如何协同推进?专业课程教师如何提高“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等等。这些困境和短板进一步表明,要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预期目标,必然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形成可靠的保障。

    一是要构建上下贯通的多层级有效协同的管理体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举措,在管理体制上,需要构建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层面、教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等于一体的多层级管理体制,确保不同管理主体及管理层级之间既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又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在这方面,正确的指导是引领,有效的协调是关键。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在组织领导,做好规划引领、全面指导、督查评估。严肃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强化政治意识和底线意识,决不允许突破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的现象在高校课堂上出现。

    学校党委重在落实主体责任。高校党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应承担起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学校要把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落在实处、取得成效。

    二是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性、艰巨性的改革举措。尤其是高校内部,要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打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各学科全视野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

    注重以规划引领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在学校层面注重顶层设计和激励引导,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源头上,就将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纳入其中,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注重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通过鼓励跨院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的品牌课程,并给予相应的配套资源保障,在校内形成典型示范。注重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通过鼓励搭建跨院系、跨部门的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内部相关管理部门重在落实建设并组织实施。教务部门重在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机构并制定相应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在夯实自身基础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并充分发挥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各二级学院重在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把课程的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并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到实际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过程中去。

    三是要构建导向明显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改革举措,要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的效果。

    要加强督查工作,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确保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组织形式中的具体实施。

    要优化评估体系,把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状况作为考核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估体系。

    要注重激励引导,将课程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估保障系统有机贯连,通过构建富于激励功能的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分类多元评价机制,以此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导向。对实施成效显著的学校和部门,进行表彰和经验介绍和推广。在学校教师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中补充设置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业绩和要求,对付出改革努力、取得实效业绩的教师建立单项激励奖励措施。

    四是要构建“后继有人”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要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提供坚强的人才队伍保障。

    要注重培训培养,通过在新上岗教师培训、专业主任或专业责任教授培训、督导听课评价、教学竞赛评比等环节中强化“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进而养成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

    要注重整合校内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师在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整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打造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师资队伍,共同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要善于借力,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授,各高校根据实际制定相应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特聘教授巡讲机制,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提供优质教师资源。

    总之,只有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确保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我们才能真正“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真正实现“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的教育教学理念。

    (本文为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6JZD0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艳玲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