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世界性三大治理难题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等4则

2017年10月11日 10:56:04
来源: 红旗文稿 作者:

  李捷:世界性三大治理难题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透析当今世界种种乱象,症结所在,集中在世界性的三大治理难题上。首当其冲是政党治理。世界上不少政党,党首管不住自己的政党,党纪松弛,人心涣散。党首也不像党首的样,结果闹得政坛像秀场,相互攻讦、丑闻迭现。特别是西方模式的选举党,更是软弱涣散,政见难以统一,更不要说采取统一行动了。再就是国家治理。这一点在西方国家表现特别明显。不但种族鸿沟在加剧,而且社会阶层鸿沟也在迅速扩大。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矛盾和难题,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陷入了逆循环,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共识,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举措,更不要说解决问题。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之外,还有全球治理,更是乱象迭出、举步维艰。与西方之乱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之治。这特别突出地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新成就新突破新境界上。在政党治理方面,关键是三大难题。一是如何惩治腐败,二是如何统一意志,三是如何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在这些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以严惩腐败、严纠“四风”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强大威力,精心打造纪律检查、政治巡视、党内监督三把利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取得了今非昔比的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全党上下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增强,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不可撼动、无可替代的领导力、凝聚力、动员力、执行力、公信力,为世界所公认。在国家治理方面,关键是四大环节。一是精准研判、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高效决策环节,二是精准平衡、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科学谋划环节,三是精准施策、监督落实、及时纠偏环节,四是精准调控、防范风险、补齐短板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定盘星和指挥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抓住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主脉,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稳步走向质的飞跃新阶段。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恰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制度优越性,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球治理方面,种种乱象集中体现在三大领域中。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逆全球化”的严重干扰,二是全球气候治理出现美国悔约退出的严重阻力,三是各国共同应对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努力遭遇冷战思维的严重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冷静观察、科学研判、把握大势、主动作为,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同时,积极构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努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全球治理提供了合理可行的中国方案,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治理树立了中国榜样。

  (来源:《新华日报》2017年9月6日)

  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在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和未来认同上下功夫,努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首先是政治认同,就是要创造性地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的科学内涵问题,从而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落到实处。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赋予讲政治在今天的三大基本内涵:一是自觉维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政权意识和执政意识。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意识和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党性立场和阶级意识。其次是理论认同,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决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问题。我们党最重要的建党经验就是坚持“思想建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思想领导权视为最重要的领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是各级领导干部推进工作的看家本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坚持“两个坚信”的基本态度,即针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鲜明地提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它在今天仍然适用,否定这一点就丢掉了根本;针对照搬照抄的本本主义错误倾向,提出坚信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必须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所以在今天没有过时,就因为它适用于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整个历史时段,无论今天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我们仍然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涵盖的历史时段。同时,这些基本原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具体历史阶段中的运用,总是要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因而必须与具体的历史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党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着眼于对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辟理论的新视野新境界,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创新发展,把坚持和创新更好地统一起来。第三是历史认同,就是要解决新历史条件下凸显出来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历史统一性问题,解决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历史从中得出了两个结论,即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不能把革命和现代化对立起来。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致性,坚决反对把革命和现代化、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历史加以割裂的错误倾向。第四是现实认同,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必须高举的旗帜和坚持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已经在实践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广阔的前景,就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因而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国人民的创造热情,凝聚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精神,提升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获得人民的广泛认同,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立脚点。第五是未来认同,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和人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关系,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性上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真正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形态,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可能通过加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冲破资本主义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这不仅事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也事关世界人民的发展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的历史逻辑的汇合,它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其所焕发的勃勃生机必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2017 年9月27日)

  双传学:从历史经验看科学判断形势

  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科学判断形势对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一是科学判断形势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科学判断形势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二是我们党形成了科学判断形势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和有效方法。科学分析判断形势,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和有效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特别是要培养战略思维,增强辩证思维,注重调查研究,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忧患意识。三是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要深刻把握提出“三个牢牢把握”新要求,形成“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新概括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

  (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9月27日)

  陈先达:衡量观念更新的尺度不能模糊

  观念是变化的。在社会发展中,先进的观念往往是引领变革的思想前导,而僵化保守的观念则是阻碍社会前进的思想绊脚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必须反对陈旧落后的过时观念,防止它们在价值观念要更新的口号下复活。要区分先进观念和陈旧观念必须有个标准,从价值观念说,这就是衡量观念更新的价值尺度。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有利于坚持、巩固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衡量观念更新的最高价值尺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陈旧的思想会花样翻新,会提出种种新的论据,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衡量观念更新的正确价值标准,就能有效防止由观念更新尺度问题带来的混乱。一是个人主义并非新观念。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倡导集体主义并不矛盾。三是观念更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

  (来源:《北京日报 》2017年8月28日)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