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微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

2017年12月07日 14:32:31
来源: 红旗文稿 作者: 陶赋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青年人“头脑里搞建设”,不仅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也是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巨大优势和必由路径。

  在新媒体带来传播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继续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首要的是增强“微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存在感”,进而让“存在感”聚合“代入感”,让莘莘学子拥有心心向党、一心向上、全心向善的思想获得感。

  正视“最大变量”带来的新变化新困境

  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正在超乎我们预料地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生产生活,重构了信息传播和知识教育的格局与形态,也挑战了现有的传统教育和管理手段。当前,高校师生学习在网上、生活在网上、工作在网上,思想教育的语境正在受到新媒体、微媒介的影响而发生新变化。各种价值观念与各类社会风险都在向网络空间传导,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现在面临的最复杂的环境,最复杂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变量”。

  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催生了许多新的媒体平台,使专业化的媒体演变成普通人能够共同参与的公共舆论空间。尤其是两微一端的迅速普及,让网络舆论阵地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

  据统计,新闻用户信息获取来源当中,手机的新闻客户端位居第一,占93%。舆论战场也由传统主流媒体转向互联网空间,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中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还有调研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互联网。并且,在互联网的使用时长上,大学生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超过6小时。这意味着,今天的大学生是真正的“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手机已几乎成为“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信圈成为他们的生活圈、朋友圈、知识圈。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他们也时刻面临着来自网络的海量的碎片化信息。这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夹杂着大量价值扭曲、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的文化糟粕,常常让人无所适从。新媒体、微媒介在给大学生们带来宽广视野的同时,也充斥着大量充满戾气和负能量的内容,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教师和课堂,有时会出现“思政课上辛苦说教,抵不过网络随便逛逛”的教育困境。

  究其根本,在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新媒介素养的匹配度不够。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他们文化修养起点高,整体智识框架水平高于社会平均,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对各类新兴网络媒介接受程度高,速学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敏锐接受力和判断力。

  但另一方面,首先是大学生涉世未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塑,对复杂事物的辨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媒介素养亟须进一步提高。

  笔者曾以微信V6.5为分析原点研究认为,微信代表了以强关系链接的基于用户关系的社交软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V6.5在以强跨越、低成本与多样化交流方式带来全新社交体验同时,也暴露出大学生在使用、分析、评价微信信息中媒介素养的阙损。例如,在尽享微信订阅公众号、微信群信息便捷同时,使用者也疲于应付各类海量信息选择与轰炸,正如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所言,“淹没于表层信息和被动娱乐”。

  其次,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意识,难辨是非,往往人云亦云,容易“遭遇到谣言恣意传播、国外意识形态侵蚀、网络青年亚文化冲击、网络暴力蔓延、个人隐私遭遇侵犯等诸多挑战”。

  事实表明,高校思政教育对象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学生,教育渠道不再停留于一两本教材、三五堂课,教育语境亦已呈现多元化、平面化、即时化甚至碎片化等“微”特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应。

  强化“微语境”下的思想文化“供给侧”

  众所周知,修路是为了跑车,跑车是为了装东西,车里装什么东西是关键,如果装的东西不安全、不健康,甚至是有害物品,那么路修得越好,对我们的伤害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媒体传播空间里,主动而积极地抓住思想文化的供给侧,以正向内容、正能量内容抢占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高点,赢得今天高校思政工作的主导权。

  及时刷新教材“时代感”,让新知新论进网络。要结合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及时组织编写反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教学辅导用书,当务之急是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时代的思想之清源、理论之活水。

  必须看到,今天的教材,决不能满足于课堂使用,而是要善于网上推送、全媒化呈现。要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积极借力互联网,加强内容制作,创新呈现方式,更多运用微信、微视频、VR等易于接受的手段,吸引学生主动靠近、自动连接,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喜欢吃、能吸收的“营养大餐”。

  例如,南京大学近期推出的“神会马克思”系列微视频,以视频和图文解说结合的新鲜方式,带领学生了解历史中真实的马克思,深受学生喜爱。

  南京师范大学探索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网络+课堂”,用网络平台传授知识点,用课堂专题传播思想,打造了思政课新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思修课微博、微信公众号“别笑,我是思修课”等都在全国产生一定示范性影响。

  积极应对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绝不止于做教材的“网上搬运工”。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对此,必须强调网上网下齐发力,融媒体运作,让“大思政”格局蔚然形成,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两微一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田。

  江苏近期启动“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暨“我读马列经典”校园沙龙活动,在省内高校巡回举行。其中,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主题征集创作作品、举办演讲比赛,让“马克思主义不过时”越来越成为青年人共识;校园读书沙龙邀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让大学生领悟到既有“颜值”又有“言值”、甚至“有点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每场活动全媒体推送,成为不少校园公众号的抢眼头条,受众效果非常好。

  鼓励广大思政工作者创建网络思政工作平台,增强运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心的热点话题,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课堂上的“大道理”融入学生网络生活的“朋友圈”。

  如,党的十九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在微信平台上开了个人公号“南航徐川”,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理想和信念的文章,他的语言机智风趣,把有意义的事情说得有意思,《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团中央官微等转发,阅读量突破200万,300多个公众号转载,在青年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徐川说,“现在看电视都要玩弹幕了,如果依然‘稳坐钓鱼台’,指望‘吃老本’肯定面临挑战。”

  实践证明,微语境需要举重若轻的内容,需要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需要让有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正能量内容亮起来、响起来、传得远,真正使高校思政教育赢得受众、赢得人心。

  积极探索“微时代”的话语新表达

  当前,相对日常接受的微媒介、新媒体的语境,高校思政课所运用话语的解释力走弱。部分思政课课堂话语存在着“质胜于文”的表达窘态,影响着实际教育效果。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仅仅停留在概念、范畴、逻辑、原理层面的硬灌输上。

  二是底气不足,在错误价值观念面前不敢亮剑,在敏感和疑难问题面前不善辨析。

  三是话语本身不够接地气,少温度,与年轻受众生活圈贴切度、融合度欠佳,“隔纸隔纱甚至隔重山”。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感染广大青年,必须运用青年学生喜爱并接受的话语方式。近年来,有很多高校校长书记的毕业寄语、开学典礼发言在微信中流传。这些质朴而真挚,优雅而睿智的语词,引发了学生的思想共鸣与心理认同,也给我们做好当下高校思政提供有益示范。

  如何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生需求,将学术话语、学科话语、教材话语转化为学生乐意倾听、悉心接受、终身受益的话语表达,归纳来说要做到“新、活”二字。

  新与活,首先就是表达要新、呈现要活。最近《社会主义“有点潮”》电视理论栏目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富有时代感又生活化的语言传情达理,将一个个理论概念变得鲜活,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道理变成管用观念。

  新与活,还体现在善于讲“好故事”和“讲好”故事。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是善讲故事、活用话语的典范。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

  今天,高校思政教育的故事集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多用、用好这部生动的“教科书”,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说话,讲清楚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及光明愿景,让学生听得进、听了信。

  像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创新中国”等一系列植根中国实践的“思政课”,受到学生欢迎。让学生在触摸历史、感知现实中,逐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知和思想认同。

  着眼于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关键要在话语转换、话语创新上下功夫。多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多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真正体现以“高僧只说家常话”的通透与晓畅来“贯道”“传道”。

  要创新手段,发挥“慕课”等在线网络信息技术的快捷作用,利用“微时代”表达信息的优长,充分发挥微博、微信阵地作用,进行“微沟通”,开展“微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日渐上升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来彰显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魅力与传播力。在新媒体改变一切的同时,不改思政工作的初心,不改思政课堂的味道,让校园的思政教育充满理趣,既有棱有角又有滋有味。

  (本文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思政研究会一般研究课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信媒介素养探析》[17SZYB0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艳玲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