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起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7年12月07日 14:32:32
来源: 红旗文稿 作者: 王光彦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最紧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其武装高校党员干部师生头脑,在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宏伟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高校党的建设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不断汇聚起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充分表明党的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重要的领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全面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一是必须牢牢把握高校党的建设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校正确政治方向,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具体到高校,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使高校党委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对本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这“两个全面”,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真正承担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通过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应当是坚持高校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所在。

  其次,坚决贯彻落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一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鲜明特征。这应当是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所在。

  第三,要一以贯之落实“四个坚持不懈”这一根本要求。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不断加深对“四个坚持不懈”的理解和认识,加大贯彻执行力度。这应当是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点所在。

  二是必须准确把握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具体指向。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扣中心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去谋划、去推进。这当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准确把握高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确保高校党建工作方向和高等教育服务面向同向同行、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把坚持“四个服务”的要求具体生动地贯穿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使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方向更明确、指向更清晰、领导更有力。

  三是必须着力强化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科学系统的行动纲领,也是丰富全面的方法论集成,贯穿着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武器和工作导向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突出问题导向,补短板。目前,高校存在着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还存在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不到位、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等问题。原因在于没有把深化高校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管理不完善不到位,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够。说到底还是“四个意识”不强, “四个自信”不够坚定。发现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在建机制上动真格、在严要求上真碰硬,推动高校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要突出全面从严的导向,抓规矩。党的十九大报告把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把“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指导方针,这要求我们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时刻把“全面从严”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我们思考谋划的习惯,作为我们干事创业的自觉,以此为标准、为目标、为成效,检验我们一切工作。

  要突出实干导向,求实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以更大决心,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仅要鼓足干的勇气,也要积淀干的能力,还要改进干的方法,更要看干的成效。通过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下贯通,不断提高我们狠抓落实的本领。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站在新起点谋划推动高校党建质量不断提升的新举措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指引,把高校党的建设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必须谋划新思路、明确新要求、推出新举措、取得新实效。

  一是坚持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筹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要做到四个着力:一是着力强化“四个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党员干部师生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着力增强高校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三是着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努力营造高校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四是着力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要重点抓好高校党的思想建设,要紧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校师生这条主线,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二是制度建设贯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变为具体行动和实践,贯穿到党的建设全过程,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落实到校、院、系各级领导责任中,制度建设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建设既要注重梳理修订既有的规定,细化原则规定,充实新的制度,又要注重强化研究各项规定的法规依据、具体内容、操作程序和实施成效。要紧紧围绕制度建党、质量建党完善高校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以制定完善加强党对高校领导体制机制的制度规范为主线,健全完善高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办公会以及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实施细则等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决策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等,明晰党委和行政、党委和学术组织、党委和群团组织的关系。健全高校党建工作测评体系,制定高校党建工作评估检查办法,强化制度可执行、可评估、可检查。通过完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确保高校党的工作体系运行顺畅、执行有力。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为重点,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换届提醒制度、党员服务联系管理制度、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考核制度,以及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党务队伍培训的规定办法,切实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三是质量提升为本。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所明确的工作目标,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抓高校党建质量提升,一要立好标准。尤其要制定基层党建基本指标、关键指标、特色指标,做实指标体系,量化考核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质量建党考核体系,把组织考核和师生群众考评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通过“日常工作抽样检查、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全年工作集中核查、基层工作述职评议”等形式,把制度规定的各项内容落小落细落实。二要树好标杆。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教师党支部10万多个、学生党支部近8万个。如此巨大的数量,必然要求发挥榜样的力量。要以实施“对标争先”计划为引领,每年遴选若干所示范高校党委、院系党委党建标杆、先进支部,开展万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培养担当的底气、厚植担当的根基,以“树标杆、当先锋”为目标,带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要促后进。每年开展高校软弱涣散党支部滚动式整顿,要求高校对本校所有的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排序,把排在后面的党支部挑出来,把其存在的问题列出来,抓好整改。这项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决不能搞成“一锤子买卖”。通过促后进工作,形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生动局面。

  四是打牢基层基础。要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龙头,以组织实施高校党建“对标争先”计划为重点,切实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一要把强化高校党支部特别是师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摆在首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高校师生支部的政治功能,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的主体作用,使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二要严肃规范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完善和规范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引导高校基层党建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选优配强院系党组织书记、基层支部书记,开展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三要推动高校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建立服务载体,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形成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化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师生归属感、获得感,引导教师安心从教、学生静心读书。四要注重从青年教师、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发展党员。把好入党的“政治关”“质量关”,做好党员发展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沟通联系、及时发现机制,创新优化教育培养方式,落实落细联系考察办法,实施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在考察方面,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为重点内容,不断优化、改进考察办法。

  (作者: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尹 霞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