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丝路文化研究与文化自信

2017年12月25日 10:41:27
来源: 红旗文稿 作者: 张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他还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过去,中国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丝路各国的政治、经贸、宗教、文化往来络绎不绝;而今,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对丝路历史、文化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崭新时代,大力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丝路文化研究,不仅有助于见证丝绸之路繁荣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也可为中国与丝路各国建立长期、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生动的文化背景和良好的学术支撑。

  正因丝绸之路兼具历史地理的独特内涵,丝路文化既有属于世界文化的内容,又有属于中华文化的部分。新时代丝路文化研究正是要努力打破时空局限,为丝路文化的概念赋予新的丰富内涵。丝路文化是沿丝路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的总和,是沿丝路不同国别和不同民族文化的总和,也是相关丝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研究的综合。丝路文化研究与外国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又都可以纳入中华文化研究范畴,是将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整体现象的系统研究,力求实现文化研究上的一加一大于二,从而开创丝路文化研究的新时代。

  丝路文化是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是各学科各领域交叉研究的典型代表,其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等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等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文化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文化交流的魅力、文化互鉴的成果。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因为丝路文明的融入而更加绚丽多彩。

  敦煌莫高窟从公元4世纪开始到14世纪止,历经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几个朝代一千余年的营造,留下七百多个洞窟,四万多平方米壁画,两千多身彩塑,是中国现存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也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的集中体现。敦煌本是中国西北边陲小镇,因其作为丝路文化交流的节点、汇聚了绵延万里的丝路文明,而成为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有学者称,莫高窟是“形象的历史”,“莫高窟里装着中古敦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莫高窟是丝路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在文化史方面,敦煌的佛教文化中既有犍陀罗风格,也有马图腊风格,还有西域龟兹等地的风格。木骨泥塑的彩塑是从河西到中亚一带的佛教石窟及寺院中普遍流行的佛像制作方法,与西域的克孜尔石窟,中亚的呾叉始罗等地的彩塑技法一致。塑像背后与墙壁相连的浮塑形式,则是受到中亚犍陀罗浮雕的影响。佛教文化跟随佛教进入中国,中国神仙也进入了敦煌石窟。例如,第285窟窟顶,东披是伏羲和女娲,半人半兽,与汉朝绘画中形象相仿。伏羲手持矩,身上有一圆轮,内有金乌,象征太阳;女娲手持规,身上圆轮内有蟾蜍,象征月亮。周围画有风、雨、雷、电四神和天皇、地皇、人皇等神。敦煌莫高窟展现给我们的异彩纷呈的丝路历史,反映了外来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古代的丝路文明,就这样融入了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敦煌召开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互鉴。

  丝路文化研究具有交叉学科的丰富内涵,兼具创新性和包容性,虽属冷门学科,却也有成为显学的潜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时特别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

  以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梵语文学研究为例。梵语文学研究是丝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与研究的有机结合,而翻译成就极大地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将梵文作品翻译成中文,正是将丝路文化纳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以中国为中心,让丝路智慧本土化,转化为中国智慧的过程。让印度的璞石化作中国的美玉,丝路智慧正是这样一步步走近中国,融入中国。加强梵语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必将为丝路文化研究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国外宣传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对异质文化的包容与接纳,同样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而且可能是一种更为强烈的表达,类似于“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显然,这里的“文化”不是单数,而是复数。中华文化,纵向来看,是五千年的文化集合体;横向来看,是5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体,是不同文明、文化融合的产物。从立足本土文化研究的角度,纵观古代历史,凡是文化异常繁荣的时期,都是异质文化交融碰撞的时期。比如,东汉末年佛教的传入,唐代基督教(景教)的传入,清末西学的传入,等等,都是如此。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说,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越来越多的异质文明的传入,势必带来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的重要邻邦和合作伙伴,研究丝路文化,理解丝路文明,有助于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知己知彼、互利共赢。让整个世界的精华为我所用,这就是最大的文化自信,是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包容世界的、最大内涵与外延的文化自信。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涓涓细流般的文化交往从未间断。无论疾风还是骤雨,无论烈日还是冰雪,无数的使者、僧侣和商旅在这条绵延古道上坚定而无声地书写着它的繁荣与辉煌。对丝路文化的研究和将之纳入到中华传统文化范畴的努力,也同样需要有这般不改初心、坚若磐石的决心和勇气。罗马、安息、贵霜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也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富有无穷学术魅力、具有无限拓展空间而被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要原因。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课题“戒日王戏剧翻译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zh019〈220100020015〉)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梵文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尹霞 马建辉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