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木: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 ”等5则

2018年09月28日 12:30:00
来源: 《红旗文稿》2018/18 作者:

  朱佳木: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

  对党忠诚既是我们党对党员早已有之的要求,又在今天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突出强调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政治品质,与我们党面临的严峻挑战、肩负的艰巨任务有关,也与我们党一段时间里在政治生态方面出现的问题、一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不忠诚的种种表现有关。所有这些表现的形式虽不尽相同,但性质是共同的,就是对党不忠诚,丢掉了共产党人起码的政治品质。在强调对党绝对忠诚的同时,应当明确指出,这绝不是说对人民可以不忠诚。恰恰相反,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对党绝对忠诚,就是对人民绝对忠诚。反过来说,凡是违背人民利益的,也是违背党的利益的。另外,对党绝对忠诚不等于不要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意图和领导个人意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组织意图是党组织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的意见,领导个人意图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意见。”“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对党绝对忠诚也不能和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党的决议相对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对党绝对忠诚也不是说在党组织作出决定前后,不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而只是说,意见必须通过组织渠道反映,行动上不得另搞一套。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他还说:“对向组织讲真话、报实情的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都要支持和保护。”因为,这也是党员应当具备的政治素质,也是对党忠诚的表现。

  (来源:《党建》2018年第9期)

  孙劲松 刘悦斌等: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回望大国兴衰历史,一些国家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个时候达到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此后10年左右是其兴衰成败的关键性阶段,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此期间,如果发展战略选择正确,实力将日益增强,最终会成为世界强国,荷、英、美都是如此;如果选择不正确,出现战略性失误,国家将迅速衰落下去,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机遇,法、德、日、苏即是如此。新兴国家在崛起的关键性阶段,往往会与守成国家发生国家利益的激烈碰撞,无一例外地会受到刻意打压,这是必然遇到的“成长的烦恼”,是发展历程中绕不开的“坎”。我国经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世界强国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目前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受到打压,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实际上,自2010年开始,我们遇到的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麻烦,都与此有关。当前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战,就是这种挑战的继续。2017年8月,时任美国白宫首席战略分析师的班农就曾声称,美国在经济上打败中国仅剩5年左右的“窗口期”;他提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战争是重中之重,必须集中一切资源打赢这一仗,“如果我们输了,5年以后,最多10年,我们就会达到一个无法挽回的临界点,那时,我们就一点翻盘的机会也没有了”。美国打乱中国发展进程的意图暴露无遗。这种打压也许还有别的花样,但不管怎么样,天塌不下来。对于我们来说,既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惊慌失措,最重要的就是从容应对,更加专注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面对偏见,用行动说话;面对压力,用能力说话。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邵岭:谁在制造歪解经典的狂欢?

  一段时间以来,在泛娱乐化的语境下,以猎奇、庸俗、博眼球的态度对经典恣意曲解,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不满。泛娱乐化之恶,在于以娱乐的态度消解一切严肃的东西;歪解经典绝不是文化创新,而是大众文化受到商业操控的结果。考虑到其受众多为青少年,这一现象尤其令人担忧。互联网时代,经典被视为文化大IP,这是好事;但要使其真正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首先要避免其毁于“歪解”。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对经典的歪解,屡屡突破审美和价值观底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互联网资本不断进场,以及各种新商业模式陆续涌现有关。当利润与点击率、关注度成正比时,就会有人不惜以突破底线来追求商业价值和市场效应的最大化,经典的传播由此被商业操控了。此外,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为各种歪解乃至恶搞提供了传播渠道与带宽。网络降低了发声的成本和门槛,很多人凭着唾手可得的碎片化信息,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随意解读经典。而且他们往往是带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经典,特别容易让跟自己同类或者身处同样处境的人认同其逻辑并产生代入感。而互联网时代,情感的煽动性是最容易引发关注的。各种针对经典似是而非的解读会使得青少年产生价值观的错乱。在抵制泛娱乐化的同时,为大众提供正向引导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大众文化始终有用新的方式来超越或者挑战经典的欲望,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典题材的影视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与此同时,在众声喧哗中,学者很多时候是失语或者无力的。学术语言有一套严密的逻辑规范,和戏说歪解不在一套话语体系里。当大众在泛娱乐化的语境里狂欢时,学者会因为认为对方缺乏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而放弃对话。所以,如何使专家学者在研究复杂学术问题时,能够分出部分兴趣做一些浅近的普及性研究推广,让经典通俗而不庸俗,从而让庞大的青年读者真正受益,其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

  (来源:《文汇报》2018年9月13日)

  丁一凡:以动态的眼光看现实经济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喜欢根据当前的一些经济数据为某些现象作论证,似乎可以对事物发展方向作预测。但这些貌似精致的评论很多时候却被后来的事情发展所证伪。这是因为有些人拿数据分析问题时,没有看到事情发展的趋势,没有动态地看问题,以致出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比如,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西方国家舆论开始炒作所谓“债务陷阱”,认为中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与援助是“掠夺性贷款”,会导致这些国家无法摆脱依赖中国援助的恶性循环。然而,债务增长固然可怕,但要看债务是用来干什么的。如果被用来搞一些“人事平衡”,给不同的利益集团“分赃”,那当然会掉入“债务陷阱”,永远还不清。但如果债务被用来发展经济,用来搞工业化,不但是授人以鱼,更得以授人以渔。就能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力,为项目产生出更多利润,不仅可以还债,还能让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而中国现在给非洲国家的贷款,都属于后一种。再比如,一旦中国的出口遇到困难,就会出现“中国崩溃论”的谣传。这些静态观察问题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出口暴跌会导致增长放缓、失业大幅上升、债务崩溃等等。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需求锐减,中国对外出口严重萎缩,但中国经济却发展得越来越好的经历证明,动态地看问题,就会发现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果,是使事情没有朝那些可怕方向发展的最重要因素。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为54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11.5%;到2017年十九大召开时,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15.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34%。那些静态看问题的人往往会抱着一些意识形态偏见不放,看不到改革开放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国。而中国政府却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政策,调整经济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令那些预测“中国末日”的专家大跌眼镜。

  (来源:《环球时报》2018年9月11日)

  [智利]奥兰多·卡普托等:特朗普挑动的美国新经济危机可能变成世界经济危机

  从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到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整体利润已经减少了51.3%(年度利润)。生产非耐用商品的企业在整体上利润已经下降了55.2%。这些企业包括生产食品、饮料、烟草、生产石油和煤炭的机器、生产化工产品的其他非耐用产品的机器。这些部门所有企业的利润都下降了。但是,整体利润的下降几乎受生产石油和煤炭企业利润总额下降很大的影响。生产耐用商品的企业的整体包括制造机器和设备的企业,生产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企业,生产电子商品的企业。在同一时期汽车企业的整体利润已经下降了47.3%。在将2018年制造工业利润的下降与2008年危机中利润的下降相比时,从下降的百分比来说非常相似。在美国2006至2008年制造工业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将不动产的危机变成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并迅速变成世界经济的危机。在2008年的危机中,制造工业的利润从2006年到2008年下降了53.3%。现在从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一季度按年度来说,美国制造工业的利润已经下降了51.3%。在绝对数字上利润的下降令人印象深刻。在制造工业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第一季度利润下降了4895亿美元。也就是说,按年度利润下降了2510亿美元。特朗普中心的提法是“使美国在世界上再次伟大”,不承认世界经济存在的理论的和方法的意义。而世界经济是一个大于国家的经济单纯相加的整体,由一个生产性的结构和商品超越国家的世界循环组成的。受到特朗普推行的政策的严重影响,现在世界经济的活力非常脆弱和不稳定。它以特别的方式影响世界经济,使美国企业的利润正在大幅度下降,在美国开始了一场新的经济危机,这可能演变成一场新的世界经济的危机。

  (来源:《环球视野》摘译自2018年8月22日厄瓜多尔拉美社网)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