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启教育新征程

2018年12月25日 10:45:46
来源: 《红旗文稿》2018/24 作者: 闵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些重要论断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针。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只有视教育为民生之基,把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把教育发展成果普惠于全体人民。

  1.“以人民为中心”指明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的价值导向和根本遵循。对于教育来说,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做到人民有所呼、发展有所应,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以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需要为坐标,通过把教育发展的各项举措放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导向性中、放到国家发展大势以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契合度中去检验,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多中国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持续不断提升教育获得感。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必须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这一重大战略的认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就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决定了,要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不能一味靠外来经验的输入,必须扎根中国的土壤,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重视中国教育改革经验的总结梳理和理论升华。中华民族有重教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知行合一等一系列教育理念,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体察,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围绕现实问题和时代需求办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巨大魅力。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内含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逻辑关系,指明了中国教育在服务国家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

  3.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领导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支持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新时代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离不开宏观教育体系的制度支撑,也需要在学生引导的微观层面下功夫。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真正让广大学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育工作千头万绪,最终需要落实到每一位人民教师身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所承担的使命“最庄严、最神圣”,教师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健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解放和激发内在活力,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作者:安庆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高天鼎 李泾一

标签 -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