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飞 黎田:论党的全面领导的特征”等

2019年04月25日 10:33:42
来源: 《红旗文稿》2019/08 作者:

  张世飞 黎田:论党的全面领导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巨大优势的领导模式。一是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党的全面领导在党内有高度的权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提高广大党员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致性,提高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坚定性,从而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的干部队伍和组织体系保障。同样,党的全面领导在党外有高度权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参与。二是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显著的广泛性。首先,“党政军民学”表明党的全面领导在领域上具有广泛性。党的全面领导不是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领导,而是对所有领域工作的领导。党和国家不同发展部门都至关重要,各项具体工作亦纷繁复杂。通过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领域的统筹兼顾和良好互动,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次,“东西南北中”表明党的全面领导在地域上具有广泛性。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各层级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从中央深入到地方和基层,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三是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首先,党的全面领导面临的环境具有时代性。国际局势波云诡谲,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阻力和障碍愈发强劲。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涌现,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造成阻碍。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依旧突出。思想滞后和利益固化影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施。党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党内各项建设正处于完善的关键节点。党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呈现新的表现形式。其次,党的全面领导肩负的使命具有时代性。党的全面领导是有目的、有方向的领导。归根结底,党的全面领导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生产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会根据时代变迁带来的新变化制定相应的奋斗目标,这要求党的领导方法、领导内容和领导措施能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来源: 《南方》2019年第5期)

  杜艳华: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几个经验

  把政治建设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时代特点、历史使命及自身现状决定的,也是党自身建设的规律使然。一是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其中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是重点。从党的政治建设内容看,它必然贯穿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全过程。党的政治建设的重点是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离不开发扬党内民主。不仅如此,党作为政治组织,其活动的载体依托党内政治生活。二是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统领,其中纪律建设是关键。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靠纪律作保障,政治建设的关键是纪律建设。为了贯彻实施自己的政治路线,完成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使命,全党必须保持高度的团结和统一。否则,将一事无成。这就要求全党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权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与党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党内政治生态息息相关。党在面临严峻考验和重大历史使命的时候,需要以政治建设保证党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战斗力。强调政治建设与党的现状和党内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每当党自身发生问题或潜在某种政治风险的时候,都会强化政治建设,特别是加强纪律建设。四是党的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尽管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有所指,但作为统领性建设,政治建设与其他几个方面密不可分,不能割裂。政治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要依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相辅相成。

  (来源:《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2期)

  李明圣 高春花:改革激发的活力

  基于人性特点和经济规律,改革焕发出巨大活力。一是改革把人激活。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力量,改革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改革结束了“大锅饭”的分配体制,突破了平均主义藩篱,推动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实现了从为别人工作到为自己工作、从政府的一个积极性到人民群众千千万万个积极性的深刻变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切实感受到改革与个人利益的相关性,人们获得的通过奋斗提高劳动能力、享受劳动成果、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改革把企业激活。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改革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力。自负盈亏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闯荡的生存法则,创新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原动力。改革推动了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企业在理念、管理、产品、技术、营销等方面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发展的最大效能。三是改革把资本激活。资本与生俱来具有两面性,即资本的逐利性和进步性。资本对利益的追逐,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够增强社会活力。改革顺应资本的天性,抑制资本的“任性”,在用政府之手抓牢资本“缰绳”的同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本实现增值功能。盘活资本要素,提升有形资本的活跃度,提高无形资本的贡献率,集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规范发展股票市场,有序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保持政府投资合理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有效衔接。

  (来源:《前线》2019年第3期)

  李景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到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重大意义,第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的集中凝练和体现,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在这一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宪法、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是政府、政党和团体组织建立和活动的依据,也是所有公民进行活动、行使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保障。社会制度建立建设带有根本性。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建立、发展、完善和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其建立、发展、完善和成熟定型更加艰巨。第二,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不仅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路线、工作中心和方针政策的调整,而且涉及各项具体制度的变革。其中包括对旧体制机制反思、扬弃,也包括各种新制度、新体制机制的试点、推广。新的制度、新的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成熟、定型,才能更加完善、更能有效发挥作用。第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70多年。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各种理论学说形成巨大的挑战,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从无到有,由弱渐强,不断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有力维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来源:《党政研究》2019年第2期)

  朱亮高:党的伟大觉醒的生动演绎

  觉醒,意为醒悟、觉悟,意味着对时势变化的正确研判,对时代发展的深刻认识,对时事规律的敏锐把握。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党的伟大觉醒的一次生动演绎。思想清醒:坚决打破思想束缚。40年前如火如荼、如沐春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掀开了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历史篇章,开启了中国大地上深刻解放思想的恢宏叙事。接续这场历史性大讨论的伟大洪流,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思想清醒,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战略清醒:深刻洞察时代风云。我们党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战略定力和战略协同,一代又一代、一棒接一棒描绘并为实现战略宏图而接续奋斗,一以贯之推进战略实施。战略是正确的,深刻启示我们务必坚定战略定力、永葆战略耐心。实践清醒: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如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清除阻碍发展的桎梏,不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文化清醒:彰显支撑改革开放的雄浑力量。回首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民族文化清醒、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持续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自我革命清醒: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4月8日)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