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那个牧场

2019年06月06日 14:32:49
来源: 《红旗文稿》2019/11 作者: 李泾一 韩辰

  在雄奇壮丽的昆仑山下,生活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常年靠放牧为生,冬草场、夏草场,寒冬炎暑,四季随着羊群的迁徙而轮回转场。他们曾经有过因放牧口渴随手抓雪入喉的艰辛,有过因远离城市的繁华而带来的孤独与寂寞,有过因久居地窝子带来的伴发病症的痛楚,有过因大雪漫漫为救羊羔而付出的牺牲……70年来,祖国大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们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民族团结搞的好不好?牧场的面貌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初夏时节,带着这些牵挂,我们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走进了这个可爱的群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一牧场。

  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流淌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昆仑山北麓的一牧场,是兵团最偏远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一牧场创建于1951年,原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后勤部驻和田办事处肉食品供应基地。在当时一片荒凉的情况下,一牧场的军垦战士们将三五九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播洒在千里之外的昆仑山下,掀起了屯垦戍边的热潮,谱写了一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赞歌,对解放初期做好部队后勤保障、恢复和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和谐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58年12月,一牧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周恩来总理亲笔签批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这些红色文化记载了一牧场人创业的艰辛与苦难、光荣与梦想,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联系,并转化为一牧场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上,从秦始皇时代后的各个朝代都把屯垦戍边当做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新疆地区的屯垦活动,从汉武帝开始,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兵团屯垦戍边固然可说是历史屯垦戍边的延续和发展,但更是借鉴和超越。兵团组建以来,兵地各族干部群众共谋发展、共促稳定,携手推进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发展,凝结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的鱼水亲情,巩固发展了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一牧场可谓是兵团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参观一牧场场史展览中,手握钢枪放牧的战士、军民鱼水情的关怀、火热的连队大生产场景……透过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当年一牧场的屯垦戍边的忘我革命精神仿佛向我们迎面扑来。在参观街道时,史治钢场长向我们介绍说,要把红色文化渗透到街道、住宅小区、广场的每一个细节,不断丰富牧场文化内涵,塑造牧场的视觉形象。现在正准备把牧场所有的街道重新命名,改为带有红色文化寓意的名字。为了用红色文化给职工增添不竭的精神动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一牧场以评先树优为抓手,树典型、立标兵。每年三月公民道德建设月、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一牧场党委都要表彰各类先进人物,集中展示职工的主人翁精神风貌和主力军时代风采,在组织开展系列评先创优活动的同时,牧场还编发各类先进人物故事汇编、制作专题片、开设专栏巡回展播,在报刊网络广为宣传。在人人学先进、人人赶先进、人人争先进、人人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中,一牧场先后培养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先进模范人物100多人。这其中就有荣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的达芳,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图妮、陈志文家庭,荣获“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张永进。他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故事,传达着民族一家亲的深厚传统,传承着一牧场的红色基因。

  一牧场广泛开展的“红歌大赛”、“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万山之祖雪域文化艺术节”、兵地团结文艺演出,一牧场学校组织的“饱渗墨香、书写经典”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一张张文化名片汇聚成红色的潮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史、兵团史、民族发展史纷纷融入汇聚,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建场近70年来,“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和谐平安”的牧场精神,始终激励着各族职工群众,他们一手执牧鞭、一手握钢枪,以屯垦戍边的使命,把岁月凝聚成对共和国无限的忠诚,把海拔4000米的风霜雨雪塑造成共和国永不移动的界碑。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牧场历来就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传统。建场伊始,各个连队就将一户少数民族家庭与一户汉族家庭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共同放牧共同劳动;一对对民汉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留下了一段段民汉通婚的佳话。进入新时代,一牧场广大干部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

  守望相助,他们用嵌入式社区环境搭起增进各民族间友谊平台。在学校,各族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交流;在场部住宅区和连队居民区,各族居民也相邻而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无论哪个民族,谁家有喜事,街坊一起庆贺;谁家有困难,邻里总会伸出援手,共同克服。一牧场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维吾尔族姑娘图妮莎罕·阿卜杜热合曼,就是在这样的浓浓氛围中,接受国语学校教育,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并且和汉族青年陈志文喜结良缘,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以文化人,他们用先进文化引领缔结增强凝聚力的纽带。主题征文、演讲等文化活动,篮球赛、拔河赛、广场文化周等文娱活动,把牧场文化展现得多姿多彩,形成了处处有看头、时时有精彩的文化风景线。在刚刚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中,牧场职工纷纷登台,各显身手,表达了对祖国强大、家乡幸福的赞美。为方便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牧场修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室、放映室、图书室等均免费对外开放,成为邻近村各族职工和农牧民享受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主阵地;150人的威风锣鼓队和100人的秧歌队每年都赴策勒县巡回表演,成了一牧场的招牌;兵地共建“百姓大舞台”、兵地篮球友谊赛、兵地文艺汇演,让兵地人民心连心,宛如一家人。

  傍晚来临,大喇叭里响起了欢快的歌声,所有人都闻音而动,走出家门,来到牧场的文化广场,这里每天都要组织广场舞。娴熟的动作、曼妙的舞姿,大家纷纷加入跳麦西来甫的队伍,不分民族、不分你我,欢乐地唱起来、跳起来,好一派美好生活景象。“唱唱跳跳间,联络的是感情,密切的是情谊。”一牧场宣传干事桑春说。

  在一牧场,有的维吾尔族群众名叫买买江·老王,有的汉族干部名叫阿不都·小蔡,这样的维吾尔族名字加汉族姓的独特称呼,在一牧场屡见不鲜,体现了一牧场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和睦氛围,反映出各民族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也体现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决不可忽视文化的力量。建场以来,‘文化塑场’这一理念,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大力培育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发挥兵团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让文化把各族群众的心连在一起。”一牧场副政委魏娜告诉我们说。

  希望的原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文化似春风如春雨,浸润着这片牧场热土,正是由于文化事业的蓬勃开展,一牧场民风淳朴,处处荡漾着民族团结的春风。

  绿色发展构筑小康梦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且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出了系统药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句经典阐述。如今,这一理念已然沁入民心,深入生活,成就着一牧场全体职工的小康梦。

  黄沙万里今何在,绿树葱茏入眼来。走进一牧场场部,我们发现无论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所有指示牌都是红绿搭配,颇有一番寓意。史治钢场长告诉我们这是有意为之:红,代表这里永远传承的红色革命文化,绿,代表未来生机盎然的绿色发展。“一红又一绿”书写着一牧场新时代发展的宏伟事业。

  一牧场立足当地实际,改造了万亩沙包地,让过去荒草丛生的荒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土地。站在山头眺望,以核桃种植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正在生根发芽蓬勃兴起,连片的蔬菜种植大棚星罗棋布,艳阳下灿若“白色海洋”,好一片兴旺景象。

  “草场是块宝,牧民少不了。”做巧“加减法”是一牧场的立足长远的选择。运用填沟、治沙、灭鼠等方法做“加法”,增加草地面积。同时坚持做“减法”:严守生态红线,对凡是破坏草地的行为,一律予以严惩,把草场按一年四季划分进行轮流放牧,对牧民的羊只数量进行限制,防止过度放牧,以利于恢复草场生态。这样做,不但没有让牧民的收入减少,反而通过国家的草场补贴和旅游收入,让牧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场部西北边,有一个叫“蓝湖”的人工湖,湖水好似她的名字一般湛蓝碧清。史治钢场长指着湖对面的山坡说:“这是场里新建的蓝湖农业生态观光园,占地5000亩,分别种了杏树、梨树、海棠、苹果、桃子等既可供观赏、又可以采摘的经济林木,让游客到我们这儿可以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看雪,一年四季都有景色看、有地儿玩。”走进农业生态观光园园区,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震撼,曾经满是沙土飞扬的沙子堆,如今已然是遍地吐黄的树苗,纵横交错的滴灌管,伸向远方的大地,似乎在辽阔的大地上演奏着一曲绿色交响曲,畅想着牧场明天的美好景象。

  一牧场按照“强牧、稳农、精企、兴游”的发展思路,将旅游产业作为“四大战略”、“八大产业”之一,大力发掘旅游资源,结合独特的雪域草原风光和游牧、餐饮、民族等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了一牧场牙门“万山之祖”雪域草原景区,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五届旅游文化艺术节,吸引无数游客观光旅游,带动了服务业发展,致富周边职工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好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今天,总书记的嘱托已经实现了。2017年,一牧场实现了脱贫摘帽,2018年通过兵团的脱贫验收。今年6月份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逐户逐项查漏补缺,对全场613户,1843人进行了全面摸排,未发现新增贫困人口。

  “牧场给我和父亲各分了一套楼房,通了水、电、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绿化带,我们用手机打电话、玩微信,赶巴扎、看电视、听广播,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那种走土路、住毡房、逐水草而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二连牧工如则麦麦提·热杰普告诉我们。当谈及他现在的生活时,他脸上充满了喜悦说道:“现在我和儿子轮流在这里放羊,每年有十多万元的收入,再加上政府给的三万元左右草场补贴,生活上还有富余。另外,政府还给我们上了五险,每年补助一万多元,使我们农牧民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样就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在初夏的阳光照耀下,一条平坦的柏油路蜿蜒至昆仑山雪峰脚下;一群群牛羊在嫩绿的草地上自由徜徉;一座座蔬菜大棚孕育着勃勃生机;一栋栋新房在大山脚下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与和谐;一场场歌舞承载着祝福与希望……如今的一牧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不仅是兵团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面旗帜,而且是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我当时插队在陕北,很向往这里。苏东坡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新疆有烤馕、抓饭、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咱们有充足的理由说‘不辞长作新疆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一番心里话,也是我们此次采访的最深记忆。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求是网)

  责任编辑:李民圣 狄英娜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