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等

2019年10月09日 10:16:05
来源: 《红旗文稿》2019/19 作者:

  冯俊: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新中国70年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和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偏离了这个中心就要犯错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最终目的。70年来,中国人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了一个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是开放的、包容的,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化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来源:《前线》2019年第9期)

  施克辉:发扬斗争精神必须有胆有识有谋

  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锐气、敢斗争,源于理想信念坚定,源于境界情怀崇高。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加强思想淬炼,重在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强政治历练,重在领悟“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做到自觉坚定具体,即发自内心、不讲条件、落细落小落实。加强实践锻炼,重在领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坚持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遵循规律推动创新,埋头苦干多作贡献。

  (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9月20日)

  辛鸣:理解和把握新思想的“金钥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必须抓住根本、抓住精髓、抓住灵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不移,矢志不渝。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变的初心需要通过变化的发展理念、变化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并以此统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各个方面。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贯穿发展全过程。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又是全体中华儿女同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国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中国之治”“中国奇迹”告诉世界,人类社会不要也不能局限于社会发展方式的“唯一解”,别样的选择同样具有现实性,甚至更精彩更有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时代抱负,也发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21 世纪时代最强音。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8期)

  汪京序: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聚焦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价值策略。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目标。“美丽中国”具有多重价值意蕴,既包含当代人的“美丽中国”,又包含后代人的“美丽中国”,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切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前,必须将人民群众对美好家园、生态家园的追求与美的社会、美的生态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的具体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构建目标责任体系重点在于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切实承担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各项制度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到实处,落实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努力打造绿色化、生态化的“一带一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长征》2019年第9期)

  关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基本制度的不断定型,也是包括机制、体制等具体制度的不断革新,既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结晶和见证者——改革开放直接塑造和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归宿和推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正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实则合二为一,本质上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中国共产党自觉的自我革命。这种自我革命,其核心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自我净化”,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坚持“自我完善”,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督机制。坚持“自我革新”,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坚持“自我提高”,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同向而行、良性互动的结果。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底色,不断涌现的革命性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亮色,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推进多方面的整体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成色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因为创新,才展开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壮阔历程。

  (来源:《南方》2019年第18期)

  周永胜:“不忘初心、担当作为”蕴含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使命、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和鲜明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积淀,把党的科学理论、历史使命同时代任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内在地融贯于新时代伟大实践进程之中。从历史的维度,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时时回望历史,铭记历史的脚步,深刻感悟革命烈士曾有的努力、奋斗、牺牲、沉思与追求,我们的前行之路就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就会更加坚定我们永不退缩、快马加鞭的信心,让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走得更加沉稳、坚定、有力。从人民的维度,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时的出发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群众性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实践的维度,牢记初心使命既要有热血沸腾,更要脚踏实地、担当作为。要在学习转化上下功夫,强化绝对忠诚的政治担当;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责任担当;在提振改革精气神和提升抓落实的本领上下功夫,强化钉钉子精神的实干担当;在检视自身不足上下功夫,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作风担当。

  (来源:《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9期)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