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如始 夺取全胜

2020年03月19日 09:28:38
来源: 《红旗文稿》2020/06 作者:

  编者按:慎终如始,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持续作战、英勇奋战,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抓细,我们就一定能全面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也一定能够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条件。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刘同舫

  疫情防控这场特殊的人民战争彰显出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快速遏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初步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人民群众是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战的生力军,必须立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高度精准施策,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做到稳定民心、汇聚民力、汲取民智,才能取得疫情防控战的最终胜利。

  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稳定抗疫战的民心。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科学部署下,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响应、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以严格管控重点地区疫情、迅速统筹全国医疗资源和提高救治能力的雷霆之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应对举措和防护知识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民心,为人民群众注入抗疫必胜的强大信心。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运行,严厉打击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相关药品和基本民生用品的稳价工作;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正常运转;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防止因生活物质缺乏而导致群众恐慌;加强舆论引导、心理疏导和全民卫生安全教育,做好针对性防疫宣传和给予特殊群体人文关怀。党中央准确研判、周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有效稳定了抗击疫情的整体局势。事实充分说明,这一系列稳定民心的举措是极为必要和有效的,为后续开展的疫情防控攻坚战和反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防控形势逐渐稳定向好,破除了恐慌心理的广大群众也开始以乐观的心态、昂扬的士气投入到疫情抗击战中,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运作,社会各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

  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汇聚抗疫战的民力。历史充分表明,越是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就越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寻找力量克服困难险阻。面对病毒的无情肆虐,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站在人民战争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疫情防控战。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疫情防控的各个领域涌现了一个又一个人民先锋事迹: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坚守岗位、敬业尽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实验室,争分夺秒地进行病毒分析和疫苗研发;各行各业的群众自发行动起来,不仅捐钱捐物、开工复产为一线人员提供支持保障,更积极配合参与疫情排查、社会维稳、物资调度等具体工作。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群防群治极大弥补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始终保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立体高压姿态。新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攻坚时期,要继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响打好全民抗疫战;要进一步做好群众参与的动员和组织工作,优化群众人力资源的安排与使用;要树立起人类社会休戚与共、命运共同的全局理念和整体视域,就疫情防控工作强化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联动,共享疫情信息、协调防控策略,集合世界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抗击全球共同的敌人。

  鼓励群众建言献策,汲取抗疫战的民智。人民群众既是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也是防控工作的直接受益人和监督者,对于防疫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刻;疫情防控中的好办法、好思路和好举措,通常由人民群众最早提出、最快使用、最先总结。人民群众在防疫工作中摸索和总结出来一系列好的方法,比如实行通行证制度,严格出入管控;开展网络授课和网上办公,利用网络恢复教学办公;组建心理志愿者服务团队、团购买菜等,较好地稳定了公共生活的社会秩序,有力地配合了政府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战天斗地的勇气和富于创新创造的智慧。必须继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精神,主动向群众求教,敢于问政于民,鼓励群众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善于问计于民,积极汇总群众提出的办法和点子;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健全并持续畅通疫情防控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的表达、收集、分析、反馈、实践推广的机制和平台,最大限度地汇聚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将行之有效的“民间良方”进行推广和普及,夯实整个社会全面备战的基础,加快夺取疫情防控战最终胜利的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党和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格应对措施,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献力献策,为疫情防控贡献出巨大能量。中国向世界表达了人民团结、勇敢、智慧、奉献的可贵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展露出人民战争的坚韧力量。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坚信,任何困难都无法战胜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共产党员,越是艰险越向前

郝文斌

  我们党带领人民改写民族命运、推进民族复兴的坚毅前行,都体现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体现在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谱写出为真理正义冲锋陷阵,为民族危亡赴汤蹈火的历史篇章;这种斗争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临危不惧,勇于献身,以对人民群众无比热爱的思想境界和家国情怀,书写出人生最有意义的时代华章。当前,在抗击疫情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既是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的战场,也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熠熠生辉。

  “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关键时刻不冲上去谁冲上去”,“我是党员不怕难”……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当先锋、打头阵,勇敢冲在战斗的最前沿,绘就出一幅幅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图谱:身患重疾、夜以继日坚守抗击疫情一线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医院救治一线“带头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在危险中选择逆行主动向党组织提交请战书和申请书、驰援湖北的解放军医疗队和各省市医护人员,等等,这些党员干部都在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应对危险、迎接挑战,用自身热血和生命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不断点燃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希望。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闪闪发光,让党性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熠熠生辉,党员干部作为战“疫”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保持这种斗争精神的程度如何,事关能否打赢此次抗疫的人民战争。这就需要不断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切实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决服从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要有敢于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的雄心壮志,敢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胸襟胆魄,着力做好连续奋战的充分准备,不畏艰险、不惧苦难、不怕牺牲,再苦、再累、再重、再危险、再艰难的任务都能迎难而上,扛在肩上,把疫情防控的重点任务和具体细节落实落准;要忠诚履行职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确保防疫工作的各项需求;要充分发挥党员带动示范作用,打一场人民战争,善于发动群众,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群众克服焦虑、恐慌、无助等不良情绪,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是党员干部生命品格和道德之花的自觉绽放,是疫情防控中最温暖最感动的底色,有力激发和引导全国人民齐心抗击疫情;这种斗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与精神谱系的科学凝练和生动概括,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尺和共同的时代责任。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辩证把握疫情防控战的现在与未来

李 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深刻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科学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猝不及防而又必须打好打赢的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这是对当下战情的精准判断。当前,疫情的传导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面对国内外不利因素的交织叠加,按照“打好、打赢”总体战的标准来看,我们必须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防控与我国发展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全局视野中统筹疫情防控工作。

  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作出了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整体部署。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双胜利,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研判形势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从而赢得最后胜利的战法遵循。

  用全面的眼光研判疫情的波及力。尽管这次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但全面来看,这种冲击是有限的、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谋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可能的。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族品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守正创新的民族,是在千锤百炼中长成的。在挫折中激发勇气,在磨难中经历成长,是中华民族应对疫情的精气神。二是国家韧劲。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政策与产业调整能力强,区域互补性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回填效应强,武汉作为九州通衢尽管成为疫情洼地但同样能成为资源汇流之地。三是举国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军队援助体系、对口支援体系、物资调配体系、新闻宣传体系等齐发力,能够动员中国人民发起湖北与武汉的保卫战、阻断病毒传播的阻击战、疫情防控的总体战。

  用辩证的眼光研判疫情的反作用力。只有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才能为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只有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才能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强保证。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后勤保障战、资源配置战、生产保障战,这就需要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产,善用辩证思维研判疫情的反作用力。这次疫情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全面体检,暴露了我们的漏洞,验出了我们的弱项,查出了我们的短板。这其中就孕育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我们要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用长远的眼光研判疫情的转化力。从长远来看,要把这场疫情战视为应对前进路上“惊涛骇浪”的一次大考验。经此一战,我们必将冲开通往民族复兴的更广阔的大门。要迎击惊涛骇浪,必须靠党的领导,需要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打赢这场气势恢宏的人民战争。经过这场战争的锤炼,把最高的党性和最彻底的人民性统一起来,并将这种统一性嵌进灵魂深处、托于理论底色、熔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中,唯有此,我们才能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风浪洗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这场人民战争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显政”这个概念,表达了勇于接受人民检阅的坦荡和锐气。在迈向强起来的这个特殊历史方位中,“显政”的含义又是何其丰富!我们不仅要打出显于人民的战果,还要打出一场显于历史的复兴之战、显于人类文明的制度之战。

  打出显于人民的丰厚战果。这是一场为了人民而战、依靠人民而战、组织人民而战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患者要得到全力救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要固若金汤,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得到保障,就业要得到妥善安置,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要通过政策调整和行业改革得到更好满足,脱贫攻坚任务要如期完成,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疫情虽大终将过去,但是,这场人民战争所积累的经验必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只要坚守初心,坚持人民立场,我们党就能获得道义的力量;只要以优良的作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彰显人格的力量;只要坚守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我们党就能掌握真理的力量;只要致力于民生改善与人民解放,我们党就能得到群众拥护从而凝聚起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伟力。

  打出显于历史的复兴气象。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一以贯之地防范这个进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次重大风险挑战。但凡重大风险挑战,其背后往往潜藏着重大矛盾。要打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的复兴气象,需要坚决攻克那些潜藏的重大矛盾。一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护救群众,更好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二是要解决治理不完善不对称的问题。在治理体系上要把中央意志和地方利益、统一指挥和灵活机动、国家主导和社会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解决好治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让自上而下的秩序和自下而上的活力争相迸发。在治理能力上要把绘蓝图和抓落实、防风险和促发展、干工作和学本领更好地统一起来,解决好能力不对称的问题,经受住平时和战时的双重检验。

  打出显于人类的制度优势。在病毒肆虐全球的当下,中国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感慨道:“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我印象深刻,这正是中国制度的优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一种国家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出来,这是带有深邃历史意义的事件。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充分彰显了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充分肯定抗疫的中国贡献和中国方案。某种程度上讲,读懂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是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把金钥匙。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些国家和政客给“病毒”穿上了种族的衣服,戴上了意识形态的隔离罩,肆意抹黑中国抗击疫情的正义之举。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是坚定制度自信,越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得更大,打出一场彰显制度优势的疫情防控战。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王 刚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要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从时代前沿、国家治理全局和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如预测预警相对滞后,预警信息发布相对迟缓,应急保障相对不足等,必须从战略上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一是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的范围。在既有四类划分的基础上,应把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科技文化安全等也纳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范围内,实现全域覆盖。二是从战略上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趋势和影响进行充分预估和研判,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应对预案。三是应充分发挥应急专家组在预警处置中的作用。在这次应对疫情中,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专家组在关键时刻提供决策建议,有效避免了更大危险的发生。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响应机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要抓住重点,找准关键,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一是“上下联动”。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党在应急响应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地方各部门参与应对响应的积极性,严格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分合有序”。各级政府不仅要从“合”的方面健全专业化和常态化的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响应工作,而且还要从“分”的方面把应急响应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做到“分合有序”。三是“内外兼顾”。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既要深刻总结应急响应历史经验教训,也要积极借鉴国外应急响应的有益做法,不断推进我国应急响应科学化。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法治机制。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要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要以应对这次疫情为契机,既“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还要抓紧出台生物安全法等法律”,从而使各种法律法规的衔接更加严密。二是提升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能力。广大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法治轨道上应对突发事件,增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能力。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宁可备而不用,万不可用而无备。”应急管理保障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一是加强国家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全灾种和高水平的应急救援队伍,人民军队是骨干和突击力量。二是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打后勤保障战”。这次疫情防控,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物资频频告急,反映出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突出短板。要从应急物资的预警体系、产能布局和区域布局、储备和调拨体系、采购供应和紧急配送等方面健全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三是建立海、陆、空一体化交通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运输安全畅通。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方 雷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主动回应国际关切,向国际社会释放积极信号。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当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防控骤然紧张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

  凝聚舆情共识,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共同心声。越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疫情防控越需要形成合力,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才能护佑各国共同的福祉,使全人类共享安宁。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全世界都十分关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我国表示慰问和支持。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世界关注目光,但也有一些杂音和过激反应。“疫情不能成为排外借口”,当前人类最需要的是团结,任何偏见和傲慢只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今世界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是一个捆绑在一起的世界,世界各国是命运共同体,当然也是安全共同体、健康共同体。疫情在全世界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下,各国更应该相互谅解,排除价值观和民族因素的干扰,通力合作。

  实现信息共用,体现担承人类命运的共同责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具有重大传染性的公共卫生危机,病毒的来源、结构、变异,以及传播的渠道、方式等信息的及时公开、传递,关系到国际社会的合作机制和能力。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全面做好同疫情防控相关的外交工作,做好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协调,促进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策略协调。我们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作了通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不仅是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正是中国作出的努力,才避免了疫情在全球以更快的速度传播,体现了高度负责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

  做到研发共担,完成捍卫人类命运的共同使命。从目前的形势看,此次疫情已经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局部问题, 而变成了一个涉及全球的整体性问题,各国在疫情的预防和管理上必须加强协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研发抗击疫情的药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人类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需要整体性力量才能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愈发需要面向全球范围提供普遍有效的基础性公共产品。疫情防控的实现必须加强国际社会彼此合作,相互配合,尽快研发出有效应对病毒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一个合作共赢的国家间体系,才是命运与共的理性选择。离开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解决这场事关人类祸福、安危的重大危机。

  推动经验共享,实现关乎人类命运的共同应对。中国采取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表示,全球社会尚未做好准备采用中国的方式方法,而中国方法是目前唯一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中国在疫情防控中既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采取的强力措施,包括管控城市、限制旅行以及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新医院等都充分表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优势和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实践证明,中国的经验和做法既超越了国家理性的自利性,对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的建设性,又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把有效驱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作者: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向世界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

洪晓楠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给予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采取的措施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

  坚强领导,制度保障。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可以说,战“疫”攻坚,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领导下,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全国一盘棋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抱着必胜信念,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短短几天时间内,迅即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构建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无数个社区迅速行动起来,群情激昂、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投入战斗,把初心使命写在抗疫一线。这样强大的动员能力,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这是战胜疫情的强大保障。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需要的医用物资,中央统筹安排19个省份与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地市,确定了对口支援关系。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展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这样的援助方式,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集中力量,办成大事。仅用10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就拔地而起、交付使用,成为“中国速度”的见证,也是新时代奋斗者们创造的又一奇迹。与此同时,一座座“方舱”医院立即大量收治病人。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在中国战“疫”中得到真实展现。为什么“中国速度”有如此之快?答案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公开透明,大国担当。通过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多边平台,充分运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防控疫情举措的关注,在各个场合积极对外介绍战“疫”进展;面对个别国家、媒体无视中国抗击疫情的巨大努力,无端攻击、质疑中国的声音,有理有据地驳回指责,击破谣言,努力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我国各驻外使节和机构密集展开公共外交行动,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国人民抗疫斗争,坚定对中国经济继续向好发展的信心。

  中国经验,世界分享。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保障,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这就是中国在抗击非典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总结的“中国经验”。

  当今世界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世人,世界就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努力克服疫情影响 坚决打赢脱贫硬仗

张邦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国仍有近3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脱贫,52个贫困县要摘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这场硬战带来新的挑战,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要多措并举巩固现有脱贫成果,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继续巩固贫困治理成果,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持续强化精准施策、创新施策。应当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的决定部署,按照地区风险类别有序开展扶贫工作,围绕贫困群众致贫因素精准施策,注重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一方面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继续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贫困地区恢复生产,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精准和创新上下功夫,不以疫情为理由放松脱贫攻坚工作,也不因脱贫攻坚任务影响疫情防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在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要绷紧弦、铆足劲,把脱贫工作抓细抓实,梳理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和不足,尽快补短板、强弱项,并在产业发展思路、扶贫力量调配、扶贫对象对接等方面始终做到“点对点”的落实,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

  深入推进驻村帮扶、扶贫项目。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要在做好驻村防疫工作的同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在充分发挥已建扶贫项目作用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在建扶贫项目建设,有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切实改善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高风险地区,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中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抓紧组织贫困群众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要统筹各类资源,强化支持帮扶,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确保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决落实“摘帽不摘帮扶”工作要求,根据需要对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充实加强驻村帮扶力量。

  切实加强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要精准对接,确保贫困劳动力有效获得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全面加强贫困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对接协调,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做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和旅客联程运输,确保劳动力始发地和目的地无缝对接。同时,大力开发临时特岗,提高岗位补助标准,在农产品采摘、分拣、装卸、运输等环节优先使用本地贫困劳动力,乡村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环境整治、生态管护、乡村建设等临时公益岗位,优先选聘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对无法消化的不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可考虑给予临时兜底安置,多措并举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岗不丢岗、转业不失业。加强产业补贴,因地制宜制定生产、销售临时性补贴措施,全力调动生产销售积极性。深入分析疫情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制定滞销卖难农产品应急销售方案,推动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抓好因疫情造成的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有效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要结合“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充分发挥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的优势,做好贫困户的排查和预警,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预案,及时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在疫情期间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保障问题,全力帮助贫困户做好春耕春播,确保脱贫质量不缩水。重点关注家里有确诊人员的贫困户,及时给予救助帮扶。对疫情期间新增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实行特事特办,及时纳入帮扶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区党员、村民志愿者等参与,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扶助、心理疏导、政策宣传、资源对接等帮扶服务。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之际,更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治理精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效能在基层、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落到实处。

  (作者: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张志丹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这场疫情开始后,我们采取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面对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条战线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迸发出共同战“疫”的磅礴力量,涌现出不少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分区域阶段结构精准施策,采取差异化防控策略为人员复工、企业复产提供“安全”通道;支持线上登记、线上注册的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帮扶因疫情影响的农畜产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保障群众必需品供应充足。这些措施不仅为当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支撑,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证。

  能否尽快取得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胜利,并完成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大考,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作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战“疫”、共克时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凝聚起磅礴力量。一项项中国纪录、一个个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我们党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和追求,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的集中彰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度上的14亿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坚实的肩膀挑起了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核力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真正遇上大风大浪的时候,能否积极主动作为,是检验一名干部经验、能力、作风的试金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是对干部素质的全面大考。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必须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也要抓紧,力争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广大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确保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不可否认,疫情之下,我国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行业冲击明显,受企业延后复工以及物流运输受阻影响,工业生产也面临新一轮压力。但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加大防疫物资和医药产品供给保障力度,帮扶相关企业渡过困难期。人们的购物需求、娱乐需求、办公需求迅速从线下转为线上,在线教育、数字文化、远程办公、生鲜电商等“宅”经济呈加速增长趋势。在疫情危机中不断展现出的中国经济的强力后劲,“倒逼机制”促进企业更好地认识到自主创新、优化服务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5G技术与民生工程有机对接。对历经挑战的中国经济而言,眼前的考验终归是暂时的。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的中国经济,必将迎难而上、行稳致远。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中华民族是一个顽强不屈的民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万众一心、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也一定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民族复兴史册上增添浓墨重彩的完美一笔。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泾一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