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克服疫情影响 坚决打赢脱贫硬仗

2020年03月19日 09:28:38
来源: 《红旗文稿》2020/06 作者: 张邦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国仍有近3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脱贫,52个贫困县要摘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这场硬战带来新的挑战,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要多措并举巩固现有脱贫成果,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继续巩固贫困治理成果,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持续强化精准施策、创新施策。应当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的决定部署,按照地区风险类别有序开展扶贫工作,围绕贫困群众致贫因素精准施策,注重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一方面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继续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贫困地区恢复生产,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精准和创新上下功夫,不以疫情为理由放松脱贫攻坚工作,也不因脱贫攻坚任务影响疫情防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在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要绷紧弦、铆足劲,把脱贫工作抓细抓实,梳理脱贫攻坚中的短板和不足,尽快补短板、强弱项,并在产业发展思路、扶贫力量调配、扶贫对象对接等方面始终做到“点对点”的落实,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

  深入推进驻村帮扶、扶贫项目。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要在做好驻村防疫工作的同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在充分发挥已建扶贫项目作用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在建扶贫项目建设,有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切实改善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高风险地区,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中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抓紧组织贫困群众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要统筹各类资源,强化支持帮扶,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确保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决落实“摘帽不摘帮扶”工作要求,根据需要对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充实加强驻村帮扶力量。

  切实加强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要精准对接,确保贫困劳动力有效获得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全面加强贫困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对接协调,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做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和旅客联程运输,确保劳动力始发地和目的地无缝对接。同时,大力开发临时特岗,提高岗位补助标准,在农产品采摘、分拣、装卸、运输等环节优先使用本地贫困劳动力,乡村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环境整治、生态管护、乡村建设等临时公益岗位,优先选聘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对无法消化的不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可考虑给予临时兜底安置,多措并举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岗不丢岗、转业不失业。加强产业补贴,因地制宜制定生产、销售临时性补贴措施,全力调动生产销售积极性。深入分析疫情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制定滞销卖难农产品应急销售方案,推动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抓好因疫情造成的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有效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要结合“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充分发挥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的优势,做好贫困户的排查和预警,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预案,及时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在疫情期间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保障问题,全力帮助贫困户做好春耕春播,确保脱贫质量不缩水。重点关注家里有确诊人员的贫困户,及时给予救助帮扶。对疫情期间新增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实行特事特办,及时纳入帮扶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区党员、村民志愿者等参与,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扶助、心理疏导、政策宣传、资源对接等帮扶服务。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之际,更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治理精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效能在基层、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落到实处。

  (作者: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李泾一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