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使命 决胜大考(笔谈)

2020年04月09日 09:13:33
来源: 《红旗文稿》2020/07 作者:

  编者按: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中国抗疫必胜的逻辑

张志初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武汉和湖北为主战场,举国动员,全面防控,创造了全民“送瘟神”的新奇迹,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世界关注中国,中国激励世界。中国抗疫必胜,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根本逻辑。

  历史逻辑: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的气概必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华民族精神谱就的雄壮旋律,越是遇到危急,越是激扬高亢,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危难时刻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沿着历史的长河上溯,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和苦难。中国是一个疫病多发的国家,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瘟疫。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并把消灭传染病当成重大战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进行了3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2次接种行动,5亿多人口共发放18亿剂牛痘疫苗。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著名诗篇《七律·送瘟神》。现在人们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抗击“非典”,彰显了中华民族在疫情面前的无畏斗志和必胜信心。华夏文明五千载,历经无数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更没有倒下,而是斗志弥坚,愈挫愈勇,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从艰难困苦中挺了过来,不屈不挠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各地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为抗击疫情不遗余力捐款捐物、献计献力,无不显示出忠诚担当、恪尽职守、愈挫愈勇的崇高风范。历史雄辩证明,中国脊梁永远坚韧不拔。新冠肺炎疫情难不倒中华民族,摧不垮中国人民,撼不动中国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选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理论逻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必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取得抗疫胜利的理论武器和科学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随着抗击疫情工作的有序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确保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确保一个都不漏,还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和关爱。这次抗疫,处处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鼓舞了战胜疫情的士气。

  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是我们党战胜风险挑战、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郑重提出“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防控重大风险”的命题,告诫全党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为打赢这次防控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16字疫情防控工作总要求,这都是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的结晶。

  人民战争的思想,在抗疫战中得到灵活运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无数党员干部和白衣天使,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迎难而上,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奉献之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实践逻辑: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伟力必胜

  在这场抗疫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性地运用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战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共克时艰。这就是中国抗疫必胜的实践逻辑。

  聚焦主战场,打好总体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武汉和湖北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不失时机地发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最强音,激发武汉和湖北人民的英雄壮志,组织全国的精兵强将驰援主战场,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同时,其他省份加强分类指导,筑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医疗救治、自我防护”四道防线,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这次战“疫”是一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英明之策。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武汉和湖北。300多支医疗队迅速集合,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各地。

  雷火之神。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设床位几千张,仅用10天时间建成,被誉为中国雷火速度。同时在武汉设立14家方舱医院,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做到“应收尽收”。

  科学之剑。不断加大科学防控救治力度,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全力以赴做好确诊病例的施救施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已适时更新若干版。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加大对治疗药品和疫苗的科研攻关力度。

  决胜之奇。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感叹: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当务之急。目前,全国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稳定、保重点、保供应,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不利影响。但严控输入病例和防止疫情反弹,仍然是当务之急,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务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为抗击疫情倒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和党员干部等已达百人之多,有的牺牲时才20多岁。他们舍己为人、舍生忘死、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既是社会的价值基石、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根本逻辑:党的坚强领导和先进的制度优势必胜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彰显独特的领导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独特的制度优势,以此构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益现代化的独特优势。这是中国抗疫必胜的根本逻辑。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夺取抗疫胜利的坚强政治保证。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中央指导组靠前指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层层压紧、处处夯实责任,是夺取抗疫胜利的坚实组织保证。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基层,从社区到村庄,层层压紧夯实责任,形成缜密的全程、全域、立体防控网络。坚持法纪严明、赏罚分明,对忠于职守、勇于担当者火线提拔重用;对玩忽职守者依规就地免职或撤职并立案调查。

  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是夺取抗疫胜利的可靠思想保证。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众志成城抗疫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在国际舆论场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及时揭露别有用心者造谣、抹黑等污名化言行。

  统筹全国一盘棋,是夺取抗疫胜利的强大力量保证。应急的专业人才,跨区的科研攻关,必需的医用物资和生活品,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均得到了妥善解决。无论是紧急调集各地医护骨干驰援武汉主战场,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创造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背后,无不凸显出“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夺取抗疫胜利的先进制度保证。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们一定能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作者: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科学防治:“中国之治”的生动实践

宋月红

  为打赢疫情防控斗争,党紧紧依靠人民,砥砺奋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系统性地开展科学防治、依法防治和群防群治,彰显了“中国之治”的无比伟力和制度优势。科学防治是科学思想指导、科学救治保障和科学研究支撑的结合,贯穿于整个防治工作之中。

  坚持科学思想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决策和工作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领导人民同心同德共抗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先后赴北京、湖北等地考察,作出重要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领导人民坚持科学防治,使整个疫情防治由积极向好变化到基本遏制,并为预防和避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赢得了时机,也为其他国家疫情防治提供了有效借鉴和有益启示。可以说,科学防治是党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和生动写照。

  实施科学救治,推进中西医结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人类医学的本质属性与功能,是医务工作者对于人类社会的职责与担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科学救治,是科学防治的关键与核心,是这场人民战争的主战场,是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坚强柱石。

  科学救治,医务工作者总是毫无畏惧,“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大爱无疆,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强化临床检测,将新冠肺炎与“非典”肺炎、流感准确区别开来,诊断筛选疑似患者和无症状患者,确诊病例。二是中西医结合,对确诊患者实施医学治疗,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临床和科研的结合中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案。三是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了更有效更好地实施和保障科学救治,进一步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支持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有效救治方案。这一科学救治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以及救治体系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都离不开我国医学和医疗技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并展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成果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同时,科学救治的探索和实践,也必将预示着新时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进一步加快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查明病毒来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重中之重;研发疫苗和药品,则是长远、治本之策;宣讲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能力,是科学防治的重要社会基础与保障,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源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表明,正确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来自于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通过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病毒学的调查研究,确认新冠肺炎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存在人际传播。这是疫情防治之所以实行人员“隔离”观察甚至“封城”的最为直接的原因,并随之相应地派生出社会管理、信息化和医疗卫生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这些举措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配套性,切实有效地防控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这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了。而且,为预防、控制新冠肺炎重复发生、流行,医学工作者奔赴抗疫前线,在实验室昼夜奋战,进行科学试验,推进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类防治新冠肺炎治本之策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前景。为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各行各业、网上网下开展了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育和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头脑清醒,不被“谣言”“谎言”“假象”等困扰,遵守抗疫工作纪律和生活秩序,为抗疫尽其所能、增添力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能够解决问题的切实管用的办法,就是科学的,也一定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利益的。这是“中国之治”的理论与现实逻辑之所在。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杭育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迅速集结在党旗下,用信仰铸就政治担当,用行动展现政治本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唱响了一曲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生命赞歌。

  国难当头方显共产党人的先锋意识。什么是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每一次重要转折、重要时刻、重要考验面前,无不是一个个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身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9000多万党员以高度的政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上来,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十六字作战方针武装头脑,把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的试金石、磨刀石,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无论是战“疫”的最前线,还是保障的大后方,广大党员坚持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无不闪烁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的先锋作用。

  安危抉择方见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仅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庄严的入党誓言,更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产党员用铮铮铁骨所践行的行动宣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与使命。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庄重承诺。面对牺牲,共产党员从不畏惧、从不退缩,这展现的是共产党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视死如归精神。“党旗是号角,党徽在闪亮”。在任何危险时刻,任何危难关头,任何危急瞬间,共产党员从未缺位。服从大局,服从集体,服从命令,即使是牺牲小我、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在所不惜,这正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最生动内涵。

  非常作为方现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同为血肉之躯,共产党人有何不同?共产党人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革命年代,江姐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说到:“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上发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每到历史的非常时期,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就显现在他们超越极限的非常作为中。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担当”。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无论是在救死扶伤的阵地,还是在社区防控的阵地,无论在哪一个战场,共产党员都以身体力行的模范本色,将寻常的工作做到极致,在极端艰苦的工作强度和环境下,用超常的作为与坚强的意志,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身体极限,默默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康。收治医院里24小时连轴转、与时间赛跑的医护人员,社区里一站就是一天、风里雨里都坚守在那里的社区工作者,高速公路上跋涉万里、要把防控物资第一时间运输到达的长途司机,科研院所里每天只睡几小时、刻苦攻关的科研工作者……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全国几百万个基层党组织、几千万名基层党员都在平常的工作中以超常的作为,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提升统筹能力夺取战“疫”全胜

沈传亮

  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继续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活秩序。这为下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统筹兼顾是党妥善应对复杂局势积累的宝贵经验。成立近百年来,我们党经常面临不期而遇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在解决困难、化解风险、战胜挑战的过程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统筹兼顾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经验。在夺取全国政权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又讲到统筹兼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强调“两手抓”、提出“两个大局”思想,都是运用了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他强调: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迫切需要统筹兼顾。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危机,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兼顾,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同时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向社会发出减少人员流动、协同抗击疫情的号召,对北京、浙江、广东等人口流动大市大省及湖北周边省市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对统筹抓好抗疫和发展工作做出部署。从统筹兼顾部署抗击疫情到统筹做好抗疫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和组织实施之能。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应抓住重点科学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是疫情防控,一个是逐步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这两件事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统筹兼顾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抓住重点。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是取得全国性战“疫”胜利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从医疗救治、重在“防”字等方面作出部署。牢牢抓住武汉防疫这个重点,举全国之力加以攻克,中国整盘大棋就活了、就赢了。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至关重要。实施差异化策略是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重要路径。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也在落实差异化策略,开始有条件的复工复产。当然,在宏观调控、稳定就业、脱贫攻坚等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实施好差异化策略,精准复工复产,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既战胜疫情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关键时刻,更见中国制度优势

马福运

  在这场全民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一盘棋、强大的执行力等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显著的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全程、全面指挥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战“疫”,强调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国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行动在前,在各条战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始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

  困难面前,人民群众再次展现出勠力同心的强大力量。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守一线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可歌可咏,可敬可赞,他们是光明的使者、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一系列实招硬招密集出台,重点行业企业加班加点、增产扩产,中国制造力量全面动员;无数国人组成志愿团队、运送货物入鄂、慷慨解囊捐款,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的勇气和担当。“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筑起了群防群治的抗击战线,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各省(市、自治区)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置工作,强化统一调度,硬化防控措施,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人民解放军快速集结,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支援疫情防控。各地各部门响应中央号令,管理交通、防控物资。基层组织硬核出击,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在村镇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令行禁止、协防联动,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大考,考的就是执行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员干部狠抓落实、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掌握疫情、采取行动,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医护人员、公务人员、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逆行者”勇往直前,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全国各地相关医院的建设者们不舍昼夜,用“中国速度”与病毒赛跑,用“中国力量”与病魔较量。与此同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以及不敢担当、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等行为,严格追责问责、依纪依法惩处失职渎职的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干部,不断强化疫情防控的执行力,确保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尽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前进道路上,只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我们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胜利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以组织力增强疫情防控战斗力

罗建文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研究部署和指挥协调抗疫战争,人民解放军和各省(市、区)的医疗救护队驰援武汉,各地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迅速汇集武汉,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突出优势及其强大的动员组织力。

  党的坚强领导及其精干的组织系统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其精干有力的组织系统是围绕中心任务、动员各方力量和组织各类资源的政治定力和根本保证。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严密部署,起到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党的各级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履职,为抗疫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领导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定力。党中央动员组织全国力量迅速汇集抗疫战争的最前线,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势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闻令而动、雷厉风行,全国一盘棋、一杆插到底的政策保障是夺取胜利的关键要素。

  人民群众自觉的主体作用是形成强大动员组织力的基本依靠。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所有的防控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努力来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使命初心,是打赢抗疫战争的无穷的力量源泉;以白衣天使、社区工作者、警察、快递小哥等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疫情面前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全国人民积极参加抗疫战争,自觉维护阻断病毒蔓延的社会秩序,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疫英雄和坚强战士,是宣示中国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的基本依靠和主体力量。

  人民军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坚强支柱。疫情暴发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人民军队各大兵种闻令而动、不畏艰险、迅速集结,义无反顾地汇集到了抗疫战争的最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守护在患者的身前,真正履行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初心诺言。人民军队积极参与是动员组织力的集中体现和最高标志,是夺取抗疫战争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无愧于中国制度优势的坚强支柱。

  主流媒体正面引导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重要引领。抗疫战争打响以后,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客观真实发布疫情信息和疫情阻击情况,广泛播报疫情防控和阻击病毒蔓延的科普信息,正确引导救援物资的合理流动,针对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及时揭示真相,宣传抗疫英雄,传播正能量,为前线战士们鼓劲加油,为全面打赢抗疫战争凝心聚力,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强大动员组织力的精神支撑。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血浓于水情系灾区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这激励和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遭受灾难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当武汉各大医院口罩和防护服紧缺告急时,全国各地物资供应站在中央的统一指挥和调度部署下,迅速汇集驰援武汉,全国人民纷纷自愿捐款捐物支援抗疫救灾,等等。抗疫战争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感人场景和不畏牺牲、义无反顾的英雄赞歌纷纷呈现,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疫情大考中锤炼伟大民族精神

陈联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伟大民族精神激励亿万人民无惧磨难、排除万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

  抗疫中涌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全国人民服从命令听指挥,尤其是武汉人民,为夺取疫情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就是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政府靠前指挥、上下联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忘我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国各族人民用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迎接疫情挑战,使疫情防控不断向积极向好的态势发展。

  抗疫中涌现出的敢于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医务人员冲锋在前,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取得战“疫”胜利立下头功。大批90后、00后年轻人,毅然走上抗疫战场,在青春记忆中留下值得自豪的人生经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激励他们面对困难,决不退缩,担当起国家未来的重任。

  抗疫中涌现出的严谨求实精神。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在救治重症医院,每一秒时间、每一个细节都要时刻关注,少一秒治疗,就可能失去一条生命,少扣一粒扣子,就可能造成感染,少洗一次手,就可能传播冠状病毒。控制疫情的关键在社区,社区排查病例成为切断疾病蔓延的源头,摸排工作必须精确扎实,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没有人告诉你,病毒在哪里,但又可能随时在身边。疫情就是大考,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更考验出中国人民的实事求是精神。

  抗疫中涌现出的尊重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党中央坚持总体指挥,全盘谋划,精准施策,有序推进,既严格控制疫情,防止扩散蔓延,又避免“一刀切”,根据不同情况推进复工复产,减免费用,促进经济复苏。坚持严格控制物价,打击造假制假,保证物资质量,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经济秩序和民众信心,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群众的集中诉求,对于网络舆情反应强烈的事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通过程序调查,给出客观可靠的结论,公布调查结果,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抗疫中涌现出的命运与共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组织调派30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统筹安排19个省份确定对口支援关系。医生、护士纷纷主动请缨、赶赴一线,新闻工作者为了呈现真实疫情战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穿梭在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主动承担着繁琐的服务工作……每天都涌现出无数的感人事迹。正是这些抗疫故事诠释着当代中国精神,凸显中国价值。中国不仅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个国家加强联系,主动提供数据、信息、经验和物资技术援助,体现出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作者: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抗疫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蒋 红

  疫情就是大考。在这次大考中,中国站在了全球疫情防控最前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展现出担当负责的大国形象。

  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在我国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肆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没有国界,国际社会应当加紧行动起来,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

  与人类曾经遭遇过的传染性病毒相比,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未知病毒,具有来源和特性的不明确性,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尤其需要世界各国摒弃成见隔膜,尽快携手合作。对此,中国不仅有来自于抗疫经验的深刻认知,而且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毫不回避自己在全球抗疫中的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会见外宾,多次与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愿为防止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作出更多贡献。

  展示大国责任担当。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动员起来,制定并实施了系统全面、精准到位的疫情防控措施。全国人民高度团结,一切行动听指挥,以难以想象的巨大忍耐与牺牲,为全世界赢得了疫情防控的宝贵时间、积累了重要经验。

  当国内疫情显著向好、全球疫情日益加剧时,中国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责任和使命。意大利是欧盟疫情最严重的国家,3月12日,一架飞机在罗马降落,机上载有中国9名医疗专家和31吨医用物资。几乎在同一时间,230多箱中国医用物资运抵意大利。塞尔维亚疫情态势极为严峻,在收到中国政府提供的援助物资后,武契奇总统两次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中国表示感谢,并称“这是塞尔维亚收到的第一批来自国外的疫情防控物资援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朋友的帮助”。除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外,中国还向西班牙、伊朗、伊拉克、日本、韩国等多国提供了援助。在全球疫情防控中,正是中国,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挺过了重重难关,而且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一个真正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彰显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中国为什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许多国际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把问题的答案与中国的制度优势联系起来。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

  在沧海横流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制度设计成为国家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制度优势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不仅在于这是一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更在于这是一种坚持人民至上、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转化为治理优势而得到进一步彰显,不仅筑起了全国人民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而且向最需要援助的国家慷慨伸出援手,忠实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力维护了全球治理的安全与稳定。

  (作者:云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疫情大考中国答卷的世界形象

周 文

  在这场疫情面前,中国交出了世所罕见、令人敬佩的满意答卷,全方位彰显了国家治理中国答卷的世界形象。

  出色的领导能力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和核心,也是汇集凝聚合力的关键。关键时刻,来自党中央的号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针对疫情,党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正是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防控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推进,形成强大合力。可以说,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没有各级党组织力量的发挥,这样的奇迹是不可想象的。

  高效的应对能力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在整个疫情应对中,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始终把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保障,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防控防治应对有序,针对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既有分类分区谋划,也有分层分级分类指导,明确严守“四道防线”,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统筹协调联防联控措施,筑牢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在这样广袤的国土、14亿人口超大规模条件下,能有这样高效的组织应对效率,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做到、才能实现。

  非凡的动员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党有号召,人民有行动。一时间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各司其职,从中央到地方守土有责,从单位到社区主动担责,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展现了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疫情发生以来,举全国之力急驰支援湖北、支援武汉。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大空运任务;医用、生活等紧缺物资从四面八方分秒必争运往湖北。特别是武汉、湖北抗疫一线10多万医护人员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展现“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责任担当。调动资源阻击疫情,中国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让世界惊叹。由此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处处彰显出中国非凡的全民动员能力,这对决胜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场疫情大考,中国“答卷”让世界侧目!

  强大的执行能力体现国家治理效能。面对疫情突袭,中国以强大的执行力不断“作答”: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到联防联控的各成员单位迅速落实,协调联动,加紧控制疫情、救治患者、科研攻关、公开信息;从国务院发布延长春节假期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天举行发布会通报疫情,到更多救援人员、设备、物资抵达湖北,武汉紧急建设临时医院,国家卫健委组建医疗队、派出督导组,财政部提供资金保障,发改委补助项目建设,科技部推动科技攻关,工信部保障物资供应,以及广大农村和社区有乡土特色的“硬核”实招。中国的疫情防控实现从决策到执行的无缝衔接,用灵活高效和精准施策,全国迅速编织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渗透到社区和农村的疫情防控网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决胜脱贫攻坚不能缓一缓、等一等

张丽君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目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地区摘帽面临的主要制约仍是收入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影响恰恰集中体现在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方面:一是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阻,工资性收入减少,返贫风险增加,给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带来新的挑战。二是农产品等流通受阻,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减少,脱贫难度上升,影响脱贫攻坚成效。三是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受阻,民族地区增收创收能力降低,滞缓脱贫进程。人员流动受限,消费缩减,旅游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摆状态,与之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消费也受到极大冲击,影响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滞缓脱贫进程。

  在疫情面前,我们要万众一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疫情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农民工返岗开辟“绿色通道”,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从企业发力,对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加大包车业务帮扶力度,补贴农民工复工的车费等成本,缓解农民工“复工难”和中小企业“用工难”的矛盾困局。从农民工家门口着力,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安排扶贫项目开工,帮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也能满足照顾家里老人等需求。组织在家待业的农民工进行网上相关课程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劳动技能水平,练就脱贫致富真本领。

  多措并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贫困地区应对风险能力。尽快补齐贫困地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方面发育不足,对接市场不稳定的短板。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组织各电商平台、农贸市场,帮助贫困县、贫困村销售农产品等,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实行优先检测、优先审核,减免相关费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还可以帮助优质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效应,为日后探索贫困地区新业态的发展模式积累经验。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脱贫攻坚的任务不能停下,应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开发,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提质增效,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项目投入适当向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倾斜,为民族地区日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各贫困地区要分类制定政策,优先扶持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影响的旅游产业及相关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允许旅游部门合理调整营业时间、日接待人数等规定。同时,为解决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问题,扶贫项目投入应适当向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倾斜。这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群众目前的就业问题,增加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投入,可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美化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增加贫困地区旅游业承载能力,同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注入持续动力。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李泾一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