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幸福景 小康路上笑颜开

2020年08月10日 16:09:10
来源: 《红旗文稿》2020/15 作者: 张芯蕊 王兆斌

  “建一座大一点的桥”“把村容村貌改善一下”“得把大家的利益关联起来”……在广东省清远市连樟村“连樟客厅”的心愿墙上,一句句质朴无华的话语,道出了村民的心声,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近年来,广东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百姓的腰包更鼓了,全面小康的步伐更稳了。

  产业办在“家门口”,小康路上“有奔头”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前行,走进广东省清远市连樟村,一座座小楼古色古香,一条条水泥路绵亘蜿蜒,这座秀美的粤北小村庄,生机盎然。殊不知,这里曾是一个贫瘠落后、远近闻名的“空心村”,曾流传着一句“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的顺口溜,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0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0元。

  “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贫困群众的衣食冷暖,牵挂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连樟村,看到村里百姓生活越过越红火,深情地说:“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近年来,连樟村通过配强党支部,主动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引进企业投资,打开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大门。在帮扶单位帮助下,连樟村建起了一个913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主要生产儿童玩具。村民“洗脚上田”,在车间当上了工人,收入有了稳定来源,生活有了保障。

  村民冯彩霞是扶贫车间的厂长,管理着几十名员工,全都是本地村民。“以前村里就业机会不多,我们只能到外地去打工。”冯彩霞告诉记者,玩具车间建成以前,她种过玉米、花生、稻谷,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后来我去了十几公里外的连江口镇打工,不管如何起早贪黑,年收入也不足两万元。”“如今,村里有了加工厂,我们可以一边上班,一边顾家,收入还很可观。”在家门口就业,冯彩霞不仅能照看年过八旬的公婆,还能把红薯干、玉米、豆腐等特产拿到特产街销售。“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走着路就能上班,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冯彩霞的眼里满是幸福和喜悦。“扶贫车间现在有80多名工人,用工高峰时有200多人。”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说,“在扶贫车间和产业园务工的村民,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年收入能达5万多元。”

  村民陆秀媚酿制的甜酒,在村里颇有名气。她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外打工20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连樟村视察后,看到家乡越变越好,便选择回村创业。陆秀媚告诉记者,回村创业初期,她冬天摆摊卖甜酒,其他时候卖家乡的特产,每月能有好几千元的收入。如今,她在村里盖了四层小洋房。“以后我要开一个农家乐,把家公家婆都接到这里来。”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扶贫车间、特色产业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乡村振兴学院……一个个产业项目和公共设施陆续建成,让连樟村村民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

  2019年,连樟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收入达22491元。目前,连樟村已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已全部退出。

  连樟村,走上了全面小康的“高速路”。

  返乡创业“带头人”,群众致富“领路人”

  透过玻璃窗,一只只赤橙油亮的烧鹅一字排开,烧腊师傅手起刀落,剖开刚出炉的鹅肚,倒出烧汁,精准斩件,一气呵成。冒着腾腾热气的烧鹅,甘香四溢,揽获了不少往来食客的芳心。

  烧腊,这一道小小广味美食背后,藏着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一笔笔精细的“脱贫账”。

  潘志敏是韶关市新丰县的名人。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广式烧腊师傅,他以广东省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为契机,培训粤菜厨师,将自己所学的广味厨艺赓续传承,带动1366户贫困户就业,年均增收3000元。“接下来,我要借助线下优势更好发展线上,带动更多老乡走向小康。”面对未来,潘志敏信心满满。

  记者了解到,2018年广东省发布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将“粤菜师傅”工程摆到乡村振兴重要位置,编制培训教材及配套大纲9本,收录近600个传统粤菜菜品和近400个风味粤点品种,重点针对贫困群众进行培训教学。

  目前,仅韶关市新丰县就有1200家餐饮企业参与“粤菜师傅”工程,直接带动1.2万人就业。2019年以来,韶关以“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共组织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2305人次,新增就业创业3024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丰县就业服务局局长邓明告诉记者:“我们非常重视返乡创业人才的发展和培养,通过抓创业促产业、以产业带就业,引导返乡创业的‘带头人’,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让贫困群众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增收有门路。”

  俗语道,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这两年,惠明客家王酒家厨师朱能卿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前些年,因父母妻儿身患重病,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朱能卿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由于要照顾患病的家人,他始终无法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16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朱能卿找到了这份厨师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很快练就了一手好厨艺,从众多厨师中脱颖而出。2018年,他参加新丰县首批粤菜师傅培训班,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式烹调师职业资格证书。仅用2年时间,朱能卿就用自己的双手,摘掉了压在身上的“贫困帽子”。“参加粤菜师傅培训,考到职业资格证书后,我的工资从每月4800元提升到了6000元。”朱能卿向记者亮出了一本蓝色的证书,“有了这本证书,掌握了一技之长,以后不管走到哪儿,我都有了信心。”

  “一个粤菜师傅出师就业,就意味着全家脱贫。”邓明如是说。

  依托地方特色,粤菜出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乡土美食带动了新丰县特色产业扬名飘香。在“吃”上下功夫,粤菜文化已成为开启新丰县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富了口袋,但不能穷了脑袋”

  岭南的六月,骄阳似火。沿着佛山大道南一路行驶,记者来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在这个河水环绕、商铺鳞次栉比的小村庄,藏着一个“洋气”的党群活动站——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

  办好农村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红,是党的颜色,代表党领导的力量。基石,是基础承载之意。”水藤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邓良传介绍,“红基石寓意着以党为中心,通过党的力量,引领我们村里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与村民们的交谈中了解到,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以前是一座敬老院,几年前村党委决定对其进行改造,打造党建文化综合阵地。2018年,水藤村投资建设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2019年,占地5000平方米的水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服务中心正式挂牌。目前,服务中心已进驻10余家各类协会组织,它们与社工机构、志愿者通力合作,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健身、书画、曲艺、厨艺等课程和娱乐活动的心愿。

  “哈!嘿!……”阵阵清脆整齐的童声传来,这是孩子们在练拳的声音。闻声而行,拾级而上,记者来到服务中心二楼的一间活动教室。一群八九岁的孩子正在认真地练功,他们身躯虽小,一拳一腿、一招一式却刚劲有力、有模有样。

  隔壁的活动室,粤韵风华,曲声悠扬,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赏乐。这是一支由中老年粤曲爱好者组成的藤溪曲艺团。“我们团的成员日常各有所忙,但从不耽误每周二、周三的社团训练。”社团里的吴阿姨说,“现在年轻人喜欢各种流行音乐,喜欢戏曲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会定期组织去各地公益演出,帮助大家提升技艺,推广粤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岭南文化。”

  咏春拳、粤曲团、舞蹈班、烹饪班、书画班、亲子活动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水藤村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这个集党团培训、文化传承、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文化综合阵地,已成为当地村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的课程对大家都是免费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翰墨坊书法教师何敏健告诉记者:“这里是‘藤溪书画社’的驻点场室。大部分学员是村里的孩子,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是我的责任。”“从前村里可没有这么丰富的文化生活。”周末,村民马丽芬带着两个儿子到服务中心书舍,孩子们在这里读书、做功课,她则在一旁上网学习烹饪。“一年多,两个孩子已经把来这里读书当成了习惯。”“我们富了口袋,但不能穷了脑袋,尤其不能忽视民族文化传承对人心凝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邓良传说。

  在顺德,像水藤村这样的“红基石”还有很多。以党建带动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是顺德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特色之一。通过“1+1+N+N”的模式,即一个核心、一个党建基地、N个社会组织、N种组织服务的形式,顺德着力打造联动社会力量的文化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如今的广东,粤南粤北经济发展联动加强,城乡工农联系更加紧密,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相互激荡,一幅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