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2021年06月24日 17:52:44
来源: 《红旗文稿》2021/12 作者: 曾凡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南北、东西、城乡不平衡,需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区域协调。

  加强区域空间功能定位与协同发展

  优化区域布局,要着力推动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强化“三区”地域化、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达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效协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化地区聚焦都市圈、城市群的科学布局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强化城镇点—轴—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增长极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格局,优化三次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乡促城,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农民工融城、工农互惠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产品主产区聚焦高质量绿色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绿色化、集约化、优质化、数字化、现代化、品牌化创新、监测和管控,促成农业产业形成全程可追溯的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储运责任体系。强化制种—播种—生产(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品质服务和管控,做到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实现农业产业兴旺。

  生态功能区聚焦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和稳定性需求。深化“河(湖)长制”与“林长制”改革,促成二者有机结合,落实地方党委政府治水、护水、用水与治林、护林、兴林的主体责任。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保护机制体系,系统处理好林与山(防止夏天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林与水(通过江河上游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林与田(保育土壤、调节气候)、林与草(涵养水源)等关系,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生态振兴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成城乡生态宜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进一步建立健全补偿合作共赢机制,促进“三区”协同发展。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等多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健全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科技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新基建项目支撑等支持服务体系,健全对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纵向补偿机制;构建城市化地区向农产品生产区、生态功能区的产业、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横向补偿协作机制,促进“三区”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达经济体的城镇化率一般在75%-80%,甚至更高。我国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6%,“十四五”时期,仍将是我国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期。合理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深入推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建立中心城市纵向梯度串联、横向互补并联组合的网络结构城市群。我国一些省份已经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网络全覆盖,为以城市、产业互联互通为基础,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提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通过汇聚区域内外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打造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服务链体系,使这些链条纵向串联有序、横向并联协同,渐次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强化区域竞争新优势,逐步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结构城市群,形成多极点增长梯度结构,有效推进区域协作发展。中西部的省区通过开放发展,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东部产业转移,高效吸纳聚集要素资源,可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而培育出多中心城市增长极,形成多区域不同形态的“雁阵模式”。

  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是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重要环节和支撑点。一方面,承接省、市两级及周边的辐射,集聚县内外资源要素,形成县域增长极;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链接、要素流动,带动县内乡镇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我国现有1881个县(含县级市),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为农民向县城集聚提供有效保障。发展特色产业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要彰显独特优势,培育建设功能各异的特色小镇,推动产业文旅化、文旅产业化,带动乡镇经济发展、促进创业就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县城的公共服务通过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渠道,延伸到乡镇街区,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公共服务、文体活动、生产资料、商品交易集散中心,从而便民、利民、惠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

  深入推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在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经济、技术、项目、人才等交流合作,支持区域间建立富有特色的“飞地经济”,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支持中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共建各类省际、市际、县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区域联动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各市城区分别与沪苏浙各市城区对口合作,建立相应的“飞地经济”,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了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和市场一体化发展。如苏滁现代产业园,由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滁州市政府合作开发投资的现代产业园项目,作为新型城镇化试验田,苏滁高新区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安徽张江萧县高新技术园区,由萧县以上海张江产业优势和管理模式为依托,以上海久有基金合伙为引导,创建的沪皖高科技产业合作实验区。该园区已经成功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用园区孵化器和股权投资基金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者”。浙江衢州海创园是衢州市在杭州余杭投资兴建的集纳新材料新能源、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网络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园区,通过在杭州创新孵化项目,再转移到衢州生产加工,带动衢州当地经济的发展。

  实行东中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人才到企业、乡村双向相互交流,定期定向挂职,可以增强中西部地区集聚人才的能力,以人才要素的互动交流,带动区域其他要素联动,有效推动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工作人员可以从东部地区学到先进经验,不仅在先进理念上会得到提升,更能将东部的经验、做法带回中西部,促进中西部的开放发展和乡村振兴。东部地区的人员不仅将自己的理念、经验、技术等送到中西部,更能从工作实际中了解到中西部的困难和问题症结所在,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通过人才要素的双向流动进一步带动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项目流交互补充,有利于逐步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有效的区域发展联动机制,将拓展投资空间,促进双向开放及消费升级,从而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作者: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肖景华

标签 -
网站编辑 - 陈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