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

来源:《红旗文稿》2022/3 作者:董兆伟 2022-02-11 10:15: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强调最多的就是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着力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培养政治意识强、政治信仰牢的思政课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思政课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有机联系、相互贯通。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并将其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展现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思政课常讲常新、讲出“四个自信”的源头活水。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政课教师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作为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要推动思政课教师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培养学科基础厚、师德师风正的思政课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

  着力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理直”才能“气壮”,而“理直”源于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其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还要具有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是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也是思政课的“压舱石”。要鼓励并组织思政课教师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在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明确要求,更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和“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解决好教师“为谁培养人”的基础和前提,是确保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培养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教育的专业群体,要自觉树立持续学习理念,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也要努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做到“知己知彼”。思政课教学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贴近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爱护学生,打好“有准备之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经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引导思政课教师主动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促进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效衔接、循序渐进,实现由统一模式培养向个性需求培养的转变。还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将新媒体工具、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探索多元参与、双向互动、线上线下结合等新的教学模式。

  做到“知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的质量。要积极引导思政课教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世情国情省情、社情乡情民情,在实践中提高本领、锻炼能力、服务社会。要将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纳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搭建社会锻炼的空间和平台,更好地为思政课教学服务。

  全面优化政策供给,促进思政课教师可持续发展

  思政课教师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既需要自身积极努力,也需要政策保障支持。要在强化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全面优化资源供给,为思政课教师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力的制度支撑。

  强化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就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建立完善选聘思政课教师的体制机制,规范遴选条件和程序,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既重高标准、严要求,又要有灵活性。鼓励高校邀请社科理论界专家、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高校党政负责人、名家大师等讲授思政课;鼓励吸引符合条件的相关学科专家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转岗或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研究制定思政课教师任职标准,建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不能胜任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及时调离思政课教师岗位。

  创新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考核评价机制既是“指挥棒”,也是“助推器”,是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质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教师评价的核心,以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作为思政课教师评价的关键,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在评价理念方面,需要由过去强调绩效为主转变为促进思政课教师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评价内容方面,需要将权重更多倾向于教学实效性,把师德师风作为考核第一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在评价体系方面,需要设置核心指标和主要指标,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职称评定方面,需要突出教书育人实绩和成果质量导向,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职称各岗位占比。

  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有力的措施落实落细各项保障工作,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既要强化政策支持,在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表彰、教学成果奖评选、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等活动中向思政课教师倾斜;又要重视精神激励,给予思政课教师充分的尊重与人文关怀,树立典型,宣传推广优秀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既要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培训系统化、专门化;又要加强督查,对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经费投入等问题开展全面督查,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河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陈金霞

标签 -
网站编辑 - 陈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