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来源:《红旗文稿》2022/7 作者:盛 春 2022-04-11 10:52: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这是在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历程和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于“四个自信”。“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自道路自信。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在全球经济一片黯淡下,中国经济取得的非凡成绩进一步展现并坚定了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自理论自信。我们党的理论自信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建立在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之上,建立在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之上,建立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自信自强的力量源自制度自信。面对世纪疫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形势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自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背后是深层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自信自强的创业史,自信自强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是我们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与时俱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永无止境,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正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自信自强精神力量的深厚根源。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新的历史使命,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激发斗争精神,赢得发展主动的实践需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才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从容应对一系列风险考验,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符合激发奋进力量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现实需要。面对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等重大时代之问,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激发奋进力量的“助推器”,激发我们深刻认识新征程自身肩负的发展使命和远景目标,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走好新的长征路。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符合激发创新力量,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我们更好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贵在自觉自为、知行合一。自觉自为、知行统一的前提是自信自强,从自信自强到自觉自为本身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做到知行合一首要的就是树立高等教育的自信自强。我们汲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就要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中知行合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殷殷嘱托中蕴含的“自信自强”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上不断取得新作为。汲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还要求我们在学习“四史”中不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结合高校实际,结合校史教育、大学精神培育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同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力量,在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中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宝贵资源中学出智慧、学出情怀、学出主动、让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汲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还要在胸怀“国之大者”担当时代使命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开展“三全育人”,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和特色,自觉把科技自立自强的任务扛在肩上,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把高校建成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更好展现新时代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责任编辑:许华卿

标签 -
网站编辑 - 陈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