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2017年01月13日 14:12:47
来源: 《求是》2017/2 作者: 景 平

    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性任务。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深刻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部署农村工作,释放出了中央坚持强农重农政策不动摇的强烈信号,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进入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新阶段。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追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的“压舱石”。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发出13个一号文件,都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4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发生根本性变化,创造了粮食生产连续12年增产的奇迹,较好解决了13亿多人“吃得饱”问题,稳步向“吃得好”新阶段迈进。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我们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最大的底气就来自于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

    要清醒地看到,无论农业农村再发展,13亿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三农”问题中始终不变的基本问题。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如果我们守不住耕地数量红线,调动不起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粮食生产就会滑坡,国家粮食安全和改革发展大局就会受到影响。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为什么必须守住?因为农地一旦改作他用,再要恢复粮食生产,不仅需要较长过程,而且需要付出很高代价。我国口粮以谷物为主,粮食消费规模巨大。目前世界粮食市场上一年的贸易总量,仅够满足我国半年的粮食需求。如果中国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粮食生产是大国稳定的基础,决不能出现反复,也没有反复的余地。在粮食安全面前,我们没有退路,也没有试错的余地。无论改革怎么改,都不能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粮!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从市场需求看,高质量农产品特别是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从农业生产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向挤压,农民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迫切需要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从资源环境看,我国农业资源长期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调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面临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要认识到,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实现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理顺农业领域的重大关系,矫正农业资源的不良配置,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产品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而且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无论是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还是对增强农村的活力,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刻把握其内涵要义和重点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牢把握创新体制机制这个主要着力点、形成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切入点、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根本着眼点、促进绿色发展这个重要关切点、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本立足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是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同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优化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切实让农业成为富民产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方法论。当前,世界经济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住农业农村的“基本盘”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们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既要着眼长远发展,也要解决当前问题。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粮食品种,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决不能理解为简单地调减粮食总量,更不能损害粮食生产能力,而是要在调减过剩品种的同时相应增加优质品种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决不能忽视小农户,不能人为垒大户,农业改革的基本面必须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实现共享发展。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原则,但决不能放松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决不能削弱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而要创新宏观调控及支持保护的方式和思路,在解决农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上见真招、出实效。归根到底,检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要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放在同等地位考虑,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坚决防止农民增收势头发生逆转。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推进这项改革,我们一定不能在方向性问题上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要牢牢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只要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鼓励支持基层和群众大胆创造、大胆实践,允许试验、宽容失败,就一定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效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支撑。

    责任编辑:王兆斌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