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2017年01月25日 16:32:19
来源: 《求是》2017/03 作者: 陈 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自觉按照讲话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更加自觉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此,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具有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知名学者,推出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并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面向学生党员骨干这一重点群体,通过理论读书班等举措搭建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实践体系,培养一批“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理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发挥他们在广大学生中思想引领的辐射作用,提升在学生中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教育引导学生在国际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在国际比较中将中国的特色和优势讲深讲透,使广大学生学深学透,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既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要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要具有国际视野,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不能盲目地迷信别国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丧失自信和勇气。要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推进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党建和集体建设相结合、与教学计划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事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的理想与认知接受真实社会的砥砺磨练。要充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国门,提升国际视野,着力打造国际化校园,促进不同文化、生活、专业背景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中外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在国际比较中更加彰显。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勇敢承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当今青年学生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要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他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只有在服务国家民族发展大业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梦,深刻认识当代青年学生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勇敢地承担起历史使命,担负起时代责任,自觉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积极探索大学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契合点,与时俱进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完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在勤学苦练中不断增长才干,在知行合一的奋斗中铸就无悔人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更加完善的育人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更加凸显个性化、人性化的多元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成长路径。重点建设一批挑战度高的示范课,围绕当前全球性挑战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加强就业引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在追求崇高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始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责任编辑:蔡春玲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