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5则

2017年04月30日 08:00:00
来源: 《求是》2017/9 作者: 陈东琪 等

    陈东琪:抓紧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件大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确立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战略思路,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为世界经济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重要国际示范意义;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理论创新意义。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抓住难点,闯过关口,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取得新成效,积极解决在深入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抓住重点,农业去库存,农业补短板。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取得新突破,完善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科学定位,落实好“分类指导、因城施策”调控要求。今年尤其要深刻认识和破解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一是处理好“改”和“稳”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要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考虑如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努力实现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注重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为新动能培育提供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四是公平合理分担改革成本,找好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人民日报》2017年4月12日)

    赵昌文: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实体经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根本上还是要做好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工作。一是“加法”,凡是有利于补短板的,都属于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补齐要素短板。特别是补齐人力资本的要素短板,培养包括从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职业训练水平很高的产业工人队伍,追求人口的“质量红利”。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补齐质量短板。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的有效供给,重建老百姓对国货的信心,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适应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补齐制度短板。既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保护产权,还要努力消除执法监管中存在的差异性监管、监管套利和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二是“减法”,继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让市场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继续降低全社会的营商成本,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去掉拉低经济增长效益、加大经济金融风险、扭曲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存量生产力,扎实有效去产能、去库存。三是“乘法”,凡是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都属于乘法。当前的重点有三个:新产业,新空间,新动能。四是“除法”,凡是有利于消除发展整体性约束条件的,都属于除法。下大力气治理多年来形成的经济生态污染,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下大力气除掉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庸政”“懒政”现象,继续整治腐败,“动刀子”“出重拳”,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制度力量;下大力气除掉生产要素跨地区和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经济日报》2017年3月31日)

    罗永光:坚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定准总体目标,辨清历史方位,在审现状、辨方位、察理据、究得失、探趋势、明路向中稳步前行。“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既勾画出未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格局,又赋予军民融合以全新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党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军民融合改革创新思想的又一次升华。基于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的透彻分析和精准把握,习近平主席作出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的科学定位,为我们把握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实现由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目标,必须坚持“四个强化”,全面贯彻落实“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的总体要求。军民融合发展,涉及领域多,涵盖部门广,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选择符合本地区、本领域、本部门实际的融合形式才能顺利推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要求尽最大可能拓宽融合范围,让国家的一切资源在两大建设中得到高效利用,使所有要素在提升生产力和战斗力中贡献双重力量。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需要强化国家主导,加强顶层统筹统管,进一步提升融合层次。(《解放军报》2017年4月12日)

    何中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亟待澄清几个模糊认识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但也必须看到,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尚存有某些疑惑或模糊认识需要澄清。一是如何同文化决定论划清界限。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对于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同文化决定论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在强调文化重要作用的同时,始终承认文化的物质根源;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始终正视文化硬实力的基础地位。二是如何避免把它误解成一个“防御性的口号”。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和封闭的。我们拒绝的仅仅是西方文化的霸权和同化,而决非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有意义、有价值的精华。三是如何同对待传统文化的实用主义态度划清界限。时代的需要构成文化选择的根本尺度。在本体论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不可能被实用主义地对待的。我们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作“生命”观,就能够保持对于实用主义的文化态度所具有的足够免疫力,足以防范和抑制这种偏颇。四是如何同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相协调。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历史语境下实现进一步中国化,需要通过我们新的文化自觉,真正使其进入化境。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弘扬,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这种发展的必要前提。(《光明日报》2017年4月10日)

    龚 云: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论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战略目标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根本利益。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本质特性,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是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需要,也是应对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需要。当然,我们所说的讲政治,绝不是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去讲政治,我们要讲的政治,是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是保证“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政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善于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全面、正确、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始终坚持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为人民用好权,为人民谋利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做到具体化,体现在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贯彻到各行各业和各项工作中去,反映在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在思想和作风的一言一行里。(《红旗文稿》2017年第7期)

    责任编辑:张少义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