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等5则

2017年08月02日 08:30:00
来源: 《求是》2017/15 作者: 何毅亭 等

    何毅亭: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崇高志向和远大追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宽阔眼界和历史担当。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是理想所寄,使命所使,事业所需。强党引领强国,强国必先强党。为着崇高理想,为着神圣使命,为着伟大事业,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内在逻辑,也是历史和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强大的政治引领力、强大的民心感召力、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强大的自我革新力。最强大的政党不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兴党强党问题上,必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严治党,砥砺前行。一定要稳固强党之魂,必须加强对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把信仰的工作做到人心里去。一定要广聚强党之源,这个“源”就是民心。密切党群关系,广聚民心,要做到“堵疏并举”。堵疏结合,就能更好地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就能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掉一切消极因素,把同心圆做得更大,使我们党的“人气”变得更加旺盛。一定要夯实强党之基,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广大的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的坚强阵地。一定要把握强党之要,这个“要”就是制度。关键是各项制度要落地生根,要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成为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硬责任。(《学习时报》2017年7月10日)

    辛识平:以改革担当回答“时代之问”

    随着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改革”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风雨历程,中国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发展奇迹。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发人深省。以深化改革破解“时代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回答。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多来,新一轮改革大潮澎湃起势,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许多曾经认为解决不了的难题,其覆盖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改革势头之强劲、成效之显著,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纷纷点赞。《将改革进行到底》正是一幅全面总结和展示改革成就的时空长卷。从中,人们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勇气、智慧与力量、责任与担当。这是读懂当今中国改革的“核心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敢于担当。在深化改革上,这种担当更是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今天,面对改革路上的众多“娄山关”“腊子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焕发担当精神去攻坚克难、闯关夺隘。难关是奋进者的考题,改革是实干者的舞台。广大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把改革担子挑在肩上,把改革任务抓在手中,改革必将向纵深推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7月20日)

    高培勇: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新常态,一头连着经济体制改革并由此对接全面深化改革,融发展与改革为一体,实施一年多来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一个“新”字,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我们身处的经济环境已与以往大不相同,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命题,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基于科学判断而形成并演化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系链条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用改革的方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持续增加包括制度供给在内的有效供给,是我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鉴于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当下尤其需要注意并重点防范的一个问题,就是“新瓶装旧酒”——运用惯性思维面对新形势,复制习惯做法处理新问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同于经济发展旧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不同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需求管理与调节。只有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并以此推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7月6日)

    刘尚希:破除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认识误区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作出的科学抉择,也是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深入理解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破除三个认识误区。误区一:积极财政政策只是需求管理的一个工具。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显然不是凯恩斯理论分析框架中的政策,而是一种涉及经济、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治理的多维度的财政政策,可称之为“结构性的政策”。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一个转变,就是从单纯经济政策转变为综合性政策。这使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当前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注重与全面深化改革协调配合,财政预算安排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着眼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见,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大大超越了需求管理工具的传统定位,成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误区二: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会导致风险失控。从2017年国家预算安排来看,财政赤字率保持3%的水平不变,财政赤字规模2.38万亿元,这一规模是适度的,绝非大肆扩张。综合估计我国政府负债率约为40%,这在世界上属于较低水平,而且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误区三:企业反映税负重,积极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我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减税措施,特别是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这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减税。(《经济日报》2017年7月7日)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面临共同挑战、担负共同责任、拥有共同价值的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进决议,表明这个理念已经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源于进步与开放。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启500多年来,其间虽遭遇不少挫折,但大趋势是明显的。经济全球化虽然存在着问题,但却符合人类进步的方向,有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它有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这些同盟军,使其生命力更强。而反全球化虽然貌似公正,但却与人类进步方向相背离。当前的反全球化力量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自身的问题;二是西方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误导。经济全球化作为大趋势,肯定会继续下去,问题是如何消解其负面影响,抵制反全球化逆流,进而促进经济全球化更健康地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社会主义需要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兴大国,在世界出现反全球化声浪、西方大国失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之时,勇于担当,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正名,而且还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提出的带有社会主义基因的先进理念的引导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展现出新的面貌。(《红旗文稿》2017年第13期)

    责任编辑:张少义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