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贫困群众奔小康的愿望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动力

2017年08月15日 09:00:00
来源: 《求是》2017/16 作者: 李建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了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心系群众的民生情怀,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了表率。这次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他的为民、亲民、爱民情怀。我们唯有加大攻坚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才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恩施州是深度贫困地区,我们要把贫困群众奔小康的愿望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之向、动力之源,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建合格支部,构筑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群众精准脱贫的领导核心,务必按照合格支部的要求,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先锋意识、责任意识和民生情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相融合,最大限度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上;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合作经济”“乡村旅游”“集体股本”等多元化发展途径,鼓励和引导村级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抓关键少数,打造脱贫攻坚骨干队伍。精准脱贫任务艰巨,必须配强班子,抓住关键少数。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一批乐于奉献、真心实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人”;发挥好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脱贫攻坚作为锻炼干部、考验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激励他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树立“凭业绩论英雄、以成效用干部”的导向。

    重基层治理,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更是精准脱贫的主体。贫困群众脱贫的动力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思想教育、创业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让贫困群众自觉参与到脱贫攻坚大局当中来。要改变党委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带动群众自发自主投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培植向上向善向美的乡村文化,涵养群众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恩施州针对民族地区社情民意复杂的实际,派出机关党员5万余人回到出生地,让广大贫困群众在党员干部同他们面对面交流沟通、实打实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内心深处升腾起“政府拉一把、自己蹬一脚”的自我奋斗激情。

    防形式主义,锤炼脱贫攻坚务实作风。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必须保持一以贯之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倾听民意,用感情解决民难,真正把群众脱贫当自家事、把贫困户当自家人,把涉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大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确保让扶贫攻坚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责任编辑:王兆斌 吴晓迪 张建平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