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

2017年08月15日 09:00:00
来源: 《求是》2017/16 作者: 中共江西省委

  核心要点

  ■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转型,催生发展新动能新活力;经济转型发展又能够实现生态优化升级,推动生态文明水平提高。

  ■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持续共生、互利双赢,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旗帜鲜明亮出了当代共产党人对处理好生态与发展关系这一世界级难题的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本质上要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视察江西时强调,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016年视察江西时提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重要思想。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转型,催生发展新动能新活力;经济转型发展又能够实现生态优化升级,推动生态文明水平提高。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持续共生、互利双赢,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强化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旗帜鲜明亮出了当代共产党人对处理好生态与发展关系这一世界级难题的政治担当。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绿色崛起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千方百计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好,把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造好,这是坚定不移讲政治、维护核心的具体体现。

    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绿色惠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本质上要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只有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又加快发展经济,人民群众才有良好生存环境,民生幸福才有切实保障,全面小康才有扎实根基。我们要坚持绿色惠民,在全面小康路上努力追求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祉。

    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发挥特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江西发展要“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江西有着十分突出的生态优势,同时这一特色优势的竞争力还有待挖掘和强化。我们要立足生态优势,始终把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方略,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绿色资源成为产业转型、财富增长的源泉,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二、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崛起,紧紧抓住江西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取得了初步成效。

    绿色崛起战略深入实施。江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摇篮,不加快经济发展,对不起革命先烈;江西作为生态大省、绿色家园,不保护生态环境,对不起子孙后代。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绿色崛起战略,促进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共进双赢。在战略谋划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色崛起”作为关系江西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在战略取向上,不论是制定政策、培育产业,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社会民生,优先考虑生态保护,努力为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在战略任务上,切实抓好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经验、推动绿色经济走在前列、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等重点任务,使江西的绿色生态优势进一步提升、绿色行动自觉进一步强化。

    绿色生态保护持续加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持续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水资源管理红线,用“三条红线”守护江西的绿水青山。落实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措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鄱阳湖流域清洁水系等绿色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切实抓好行业污染物治理、脱硫脱硝及除尘设施改造升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开展“五河一湖”环保整治行动,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五年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建成县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首期筹集补偿资金20.91亿元。创新探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广东省签署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共护东江“生命之水”。在全省推行“河长制”,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管理体系。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6.2%,主要河流断面监测水质达标率88.6%,江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稳居全国前列。

    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构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创新型省份实施意见,形成创新发展“1+3”政策体系,去年航空、新型电子主营收入分别增长20%、25%,新动能快速形成。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6年,全省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19个,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1%,60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主营收入突破1万亿元。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全省风电、光伏发电均超过百万装机。深入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个,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902个,“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江西风景独好”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不断提升,绿色产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绿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积极培育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把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形成崇尚绿色发展的新风尚。近年来,成功举办了世界低碳大会、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等活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五进”活动,大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商场、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食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等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宣传、创建活动,推出一大批基层探索和实践典型,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生态县、22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加快推进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形成了一批生态文明创建新亮点。

    三、奋力开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

    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奋斗目标和“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江西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开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巩固提升江西绿色生态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定和落实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开发强度管控。实施一批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扎实推进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工程,加大主要河流中上游特别是源头地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开展城市规划区湿地建设工程,形成纵深腹地大、森林植被好、湖河水质清、物种资源多的生态防护带,筑牢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进一步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升级。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中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为重点,发展壮大生态资源产业;以航空制造、新能源、新型电子、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新型大气治理、水处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技术装备、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等为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共进。

    进一步提升生态制度创新水平。着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构建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围绕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最严格的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构建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新模式,构建绿色共治共享制度体系;着眼于树牢绿色政绩观,构建全过程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立法,完善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循环发展等地方环保法规体系。

    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惠民水平。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本质上要求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绿色福祉。江西加大对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地区的流域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扶贫机制。建立绿色创业扶贫基金,建设一批生态扶贫试验区。打造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抓好园林城市创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绿色交通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绿色小镇、特色小镇,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挖掘整理江西历史上重视生态保护的民间故事、乡规民约等文化元素,抓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推广,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发展成果给江西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郭斐然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