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巡视利剑所向披靡

——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观后

2017年10月15日 09:00:00
来源: 求是 作者: 高 波

  核心要点:

  ■巡视制度高悬的是自我革命的“政治之剑”。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痼疾,中央旗帜鲜明地实行“政治巡视”,给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进行“政治体检”、精准施治。

  ■巡视制度是发现问题并定点清除的“震慑之剑”。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线索,逾六成来自巡视。

  ■巡视制度是无往不利、所向披靡的“民心之剑”。巡视监督站在党心民心所向的道义制高点,盯紧廉洁自律、执行八项规定、选人用人等问题,把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打响了一场新形势下正风肃纪的人民战争。

 

  苏树林后悔没有听老母亲“只吃槽子里的,不吃槽子外”的谆谆告诫;曾经嚣张跋扈的武长顺听到死刑宣判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虞海燕痛恨自己“当时做的选择都是愚蠢的选择”……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成就,既有发现问题线索的鲜活细节、又有同腐败分子惊心动魄的震撼博弈,既有严查追责的大快人心、又有对贪腐分子堕落轨迹的深刻揭示,播出后在全国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圈粉无数。

  巡视制度高悬的是自我革命的“政治之剑”。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痼疾,中央先后23次研究巡视工作,旗帜鲜明地实行“政治巡视”,给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进行“政治体检”、精准施治。通过专题片,观众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每次都详细审阅巡视报告、作出指示,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率先垂范,让巡视这一借鉴传统监察的党内监督制度焕发全新活力,成为管党治党的重器。观众从党中央带头创新和落实巡视制度的行动中,感受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政治决心,感受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政治定力,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勇担主体责任,增强政治定力,是以巡视制度为自我革命提供持久助力的先决条件。

  巡视制度是发现问题并定点清除的“震慑之剑”。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线索,逾六成来自巡视。不论是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还是衡阳、南充、辽宁等贿选案;不论是王珉“虚张声势假整改”、苏树林“销毁材料搞串通”、虞海燕“醋泡手机扔黄河”,还是武长顺“挖空心思反侦察”、司献民“对抗调查玩预演”、卢恩光“五假俱全骗组织”……最终都在巡视的利刃下现出原形。从开展专项巡视、实行一托二、探索机动式巡视,到广泛谈话、核查个人事项报告、下沉一级了解情况等,专题片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对巡视方式方法坚持不懈的完善和创新。观众从中体会到,坚持问题导向,净化政治生态,是以巡视工作加快“清存量、阻增量”的实践指针。

  巡视制度是无往不利、所向披靡的“民心之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巡视监督站在党心民心所向的道义制高点,盯紧廉洁自律、执行八项规定、选人用人、中央政策落地等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把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打响了一场新形势下正风肃纪的人民战争。通过专题片我们看到,十八届中央纪委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在“开门监督”、回应民意中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特别是巡视和巡察交叉互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使“蚁贪蝇患”无所遁形。显然,激发群众参与,凝聚人心力量,是以巡视监督厚植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巡视利剑》让党员群众看到了巡视作为“政治之剑、震慑之剑、民心之剑”的巨大威力,坚定了依规治党、从严治党的信心,必将为全面从严治党凝聚起磅礴之力。

  (作者: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

责任编辑:孙煜华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