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7年12月31日 10:00:00
来源: 求是 作者: 刘建武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为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重要制度基础。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是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

  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有效的产权激励是促进市场活力、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的重要保证。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破除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加强产权保护,以公平为核心原则,形成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都不可侵犯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创业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和配置优化。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由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严峻形势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商品市场,但要素市场发展却相对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并存。当前,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一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打破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破除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等领域的行政性垄断,有效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统一市场、公平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深化以商事制度为突破口的“放管服”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抓紧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配套制度,切实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

  完善各类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也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稳妥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与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既要同民营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又要同民营企业家保持清白、纯洁的良好关系,共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是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引导约束性、健全规划的科学系统性、创新规划的实施机制等,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二是进一步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协调,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灵活性和协同性。三是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决策与传导机制,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

  责任编辑:郭斐然 张建平 侯亚景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