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显成效 稳中向好超预期

2018年02月28日 09:00:00
来源: 求是 作者:

  核心要点

  ■ 自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地方落实、战役实施与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效益基础、动力来源和制度环境。

  ■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不高上,只有通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才能适应新时代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

  ■ 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贯穿经济工作全局的主线,也必然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总体呈现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显著特征。总体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战略与政策体系、创新举措落实落地“三位一体”构成了我国推动创新发展的科学的治理体系,这是我们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为我们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我们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确保了经济平稳较快健康运行,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 开放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离不开我们党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正是以全面开放引领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制度的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发展环境的改善,我们才越来越接近高起点、高层次、高协同和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成就来之不易,背后的原因尤其值得关注。我们约请了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推动高质量发展8项重点工作之首,这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践证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基础良好

  自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地方落实、战役实施与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效益基础、动力来源和制度环境。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2017年清理1.4亿吨“地条钢”产能,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落后产能的淘汰,不仅为优质产能和新兴产业提供了有效发展空间,更为市场良性运转打下了基础,确保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去库存方面,2017年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0616万平方米,大部分城市商品房库存回落至合理水平,为房地产市场进行长效机制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环境。在去杠杆方面,我国宏观杠杆率的增速大幅度下降,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效降低,为控制金融泡沫、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在降成本方面,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比上年减少0.2元。持续减税降费,为企业利润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在新动能方面,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4个百分点。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70%,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大为增强。在精准扶贫方面,贫困人口5年减少6600万人以上,精准扶贫取得决定性进展,为进一步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中央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大大降低了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持续发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不高上,只有通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才能适应新时代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宏观经济成功企稳,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经济结构大为改善,经济韧性大幅提升;增长新动能成长迅猛,传统增长模式的制度基础和利益格局有效改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十分不易的,但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的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不小的差距。高质量发展在本质上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发展,是能够全面体现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它不仅要有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有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而且要满足在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以及全面开放体系等方面的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发力,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要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新体系,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贯穿经济工作全局的主线,也必然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精准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聚焦点。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一是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动能,进一步推动补短板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三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阶段性的重点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聚焦三大攻坚战。一是利用“去杠杆”、金融整顿和房地产调控,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提升;二是进一步把精准脱贫作为“补短板”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三是利用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能耗标准推动“去产能”,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群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总体呈现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显著特征。科技创新方面,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等一批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涌现,201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5%。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研究,我国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34位跃升到了2017年的22位。产业创新方面,2017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由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构成的新动能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2016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7.5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支撑。总体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战略与政策体系、创新举措落实落地“三位一体”构成了我国推动创新发展的科学的治理体系,这是取得上述一系列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

  创新发展理念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发生重大变化。从国内看,我国在科技水平、经济基础、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旧动能渐趋耗尽,以高储蓄率支持的投资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依靠劳动力、资源、土地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国际上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虚拟现实、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传统产业的产品、模式和业态,正在催生许多新的产业领域。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为我们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为创新引领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我们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体系,系统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规划了自主创新战略、原始创新战略、非对称创新战略等具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在构建国家发展的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体制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提供了制度法律保障。

  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为推动创新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发展战略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因地制宜抓好落实。一是正确处理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的关系,各地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投资应主要以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和溢出效应为目标。二是正确处理前沿技术突破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的关系,通过政府的创新政策加强研发补贴,促进技术扩散。三是正确处理创新发展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既坚决遏制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也将创新活动与制造业升级紧密结合。四是正确处理技术能力形成和技术成果形成的关系,更加重视技术能力培育及其成果转化。五是正确处理创新发展中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充分发挥以完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为基本导向的竞争政策对于创新的积极作用。六是正确处理创新发展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中央企业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中求进保驾护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我们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确保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12年到2017年,财政赤字由1.2万亿元增加到2.38万亿元,营改增累计减税近2万亿元,取消、免征、停征和减征1368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减收金额3690亿元,在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增添改革动力、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我们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政策预调微调努力平衡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金融市场波动、高杠杆带来的金融风险、资产价格泡沫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高质量发展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立新内涵新目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科学动态调整能够显著促进政府作用有为有效的发挥。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科学地把握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于以往的新内涵新目标。1998年和2009年,面对外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都曾实施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两轮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都是应对需求快速萎缩而采取的刺激总需求之策,同时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在扩大总需求上做文章。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由需求侧转为供给侧,这就要求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相应调整,主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服务。在政策目标上,过去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以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倾向于在大规模扩张需求总量上用力。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旨在稳定经济增长,着力点转到结构优化调整上,这就必然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在政策内容上,原有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侧重于在支出方面扩大政府投资,赤字以扩张性赤字为主。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侧重在收入方面减税降费,赤字更多体现为减收性赤字;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不同于以往的“稳健”,政策内涵主要为“中性”,既不扩张,也不收缩,执中守正,以实现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为目标,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和方法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国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为改革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保驾护航,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等方面从大局出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同时,在方法论意义上,党中央创新性地提出了“宏观调控有度”,实质上就是明确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遵循稳中求进的“度”,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既不能用力过猛导致“不稳”,也不能用力不足导致“不进”。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设置了风险政策评估程序,凡是要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给予风险评估,既防范化解了风险,也没有制造新的风险。总体看,正是因为我们贯彻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好了稳中求进的“度”,避免了风险叠加,从而保证了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经济稳中求进保驾护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各自功能,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稳”,财政政策更有利于“进”,两者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需求侧总量上稳住货币盘子,在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牢牢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奠定了稳中求进的基础。在货币政策守住“稳”的基础上,财政政策大展身手,着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动对外开放等。特别是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从总量上为实体经济的“稳”打下基础。同时,财政政策侧重从结构上发力,为实体经济的“进”提供支撑。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度,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全面开放带来经济发展新动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顾学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5年来,在开放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货物贸易额从2012年到2017年增长13.8%,服务贸易额增长54.8%。双向投资快速增长,实际利用外资5年间增长17.3%,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流量)增长55.5%。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促进全球治理理念更加完善;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视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等多种机制的作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多元;坚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全球治理秩序更加合理。我国正在从全球治理的旁观者,逐步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推动者。

  开放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离不开我们党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正是以全面开放引领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制度的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发展环境的改善,我们才越来越接近高起点、高层次、高协同和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全面开放打造集成发展新优势。全面开放是要素开放与制度开放的有效集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要素开放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形成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传统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快改革投资管理、贸易监管等制度,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着力打造更加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形成了要素优势与制度优势系统集成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开放是引进式开放与输出式开放的有效集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引进来”为主要手段,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积极有序扩大对外投资,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净出口仍然保持增长,2017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全面开放将我国以往的“单项优势”集成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综合优势,增强了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全面开放形成协同发展新模式。全面开放是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开放的有效协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制造业为主,奠定了我国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进入新时代,我国在继续稳步扩大制造业开放的同时,顺应全球产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着力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开放的有效协同形成了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新模式。全面开放是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的有效协同。改革开放后,对外开放从东部沿海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步伐,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开放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的有效协同形成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全面开放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有效协同。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实施的是“内外有别”的开放型政策,在诸多领域仍存在外资“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在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对各类内资主体的市场开放,努力构建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有效协同形成了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全面开放开辟合作发展新路径。全面开放是自主开放与协议开放的有机结合。我国高度重视参与双边多边合作发展。目前已对外签署16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在加快货物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进升级版谈判,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在自贸协定框架下,探索深化合作新模式,为全球范围内的协议开放提供了新样板。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园区开放方式,积极打造高水平、全方位的开放平台;依托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产业开放方式,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开放是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的有机结合。我国积极倡导充分发挥多边合作机制作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主动参与区域合作,重视发挥多种合作机制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全面开放是主动开放与安全开放的有机结合。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既不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以邻为壑”,也不在合作的过程中将发展理念强加于人,而是主动谋划世界经济开放发展新方案,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健全监管体系为抓手,构建安全开放新体制,积极倡导共同安全理念,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

责任编辑:郭斐然 李雯博 黎海华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